随撷《曲礼》中的家庭常规
喻建国
我们现在看一下家庭中普遍的子女言行状况,会发现有许多情况是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悖的,而我们现在学校中在推行的学生行为规范又有许多范围的局限,翻动一下《曲礼》,内中有很多传统美德应该加以提倡。这些传统美德表达得非常具体,极易操作。现在随举数例:
子女外出和回家,要做到“出必告,反必面”,行前要把去向告诉父母,回家后一定要先面见父母,以免让父母牵挂;关于孩子的仪态有这样的要求:“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倾听。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具体地要求幼童的视线不能狂傲不羁,飘忽不定,目无尊长;对较大的孩子,在衣着上不要穿贵重的皮衣,过于奢侈;在家长身旁站立时,必须恭敬有方;在家或在社会上,在家长或他人交谈时,不能鬼鬼祟祟地垂听或窃听或不该听而细听;与家长或监护人外出时,如果他们拉携着孩童的手,孩童必须用双手捧住长者的手,以示亲密和尊敬;又如跟随长者外出“不越路而与人言。”不可隔着马路大声与熟人打招呼;在外遇见长者或老师,“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要快步上前,正立拱手非常有礼貌地见过先生。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教育,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什么温良恭俭让,统统见他妈的鬼去”的肆虐,现在为祖辈的人也没有什么规矩,为父辈的更不知规矩为何物,怎么能让今天的孩子懂得中华传统美德。总算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创新图强,阵阵春风吹遍华夏大地,不觉也已三十余年,中华传统美德缓缓地又回到这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
做到“出必告,反必面”,能够产生一种对家长或监护人的习惯敬仰和孝诚趋势,这种趋势能够早早地就消饵掉孩子遭受社会外来不良影响或罪恶影响的作用,可以这样理解,造就这种家庭行为并产生有效的敬仰和孝诚趋势的家庭是不会出现离家出走的孩子的。
本文中所提到的七种基本家庭常见行为的《曲礼》规范,把外出与返回、幼童的视线、成童的衣着、儿童的桩立、耳听的规矩、同行的礼貌、相见的礼仪,传授得具体而且方便执行,如能认真地在家庭中施教和操持,都能产生有效的对家长或监护人的习惯敬仰和孝诚趋势,
敬仰是逐渐铸就的,也是需要培养的,让操持敬仰的对象长期在行为上遵照某一形态并养成习惯,就会形成对敬仰对象的自然敬仰态势。儿童在家中经父母的培养,长期在行为上遵照敬老形态并养成习惯,就会形成对父母的自然敬仰态势。小辈对父母的孝顺是这种自然敬仰态势的自然延伸,也是这种培养所产生的孝诚趋势的必然产物。
剔除《曲礼》中的不当内容,而将其精华好好地继承,这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为人父母者和为人长辈者都应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并且认真地付诸自己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