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总要寻找出路 低PEG股票是最佳选择


流动性总要寻找出路 低PEG股票是最佳选择

      
   央行公布了2010年的金融数据,到2010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 广义货币增长19.7%、人民币贷款增加7.95万亿元,信贷总额超过7.5万亿的原定计划,如果加上票据融资,2010年实质性新增贷款约8.8万亿元,仅次于2009年的9.6万的亿信贷规模,为历史次高。

   尽管货币政策收紧的信号明显,进入1月份各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依然强劲,第一个工作周就放出了5000亿的贷款,其中虽然有去年末被压制的贷款需求集中释放的原因,更是年初放贷冲动的直观体现。央行不再公布今年新的信贷计划,但不公布计划不等于没有计划,不公布的原因应该有三种可能:

   一是、需要根据经济状况“动态调整”;

   二是、需要根据银行放贷情况“动态调节”;

   三是、可能担心市场忧虑过度。

   尽管没有公布全年信贷计划,但整体方向是明确的:既然今年广义货币增速要从去年的19.7%降低到16%左右,在对冲外汇释放的货币供应量难以减缩的态势下,今年新增信贷起码要压缩同等的幅度。

   在年初一如既往地出现放贷冲动的形势下,从本月10日到月末又是一个央行因大量央票到期而被动释放资金的高峰期。因此,一月份流动性泛滥的压力仍有增无减,市场的通胀预期也依旧强烈。在此局势下,月内央行很有可能再度使用货币工具回收流动性,由于上次加息“尚未满月”,央行再次回收流动性的工具可能有:

   发行新的央票进行对冲、再次调升存款准备金率或者运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再往后看,在基数翘尾因素消失、用工成本在新年度显著上升、冻雨和雪灾以及节日消费再度刺激物价等因素的作用下,1、2月份CPI再度挑战新高已是大概率事件,随着后续紧缩政策的进一步加码,以及1、2月份高信贷周期的消失,行情潜在的压力更为明显。

   影响行情大趋势的另一个不利因素在于,美国12月份就业人数大幅度超预期,月度与年度裁员总人数已降至2010年年初以来的最低值,每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与失业救济总人数已呈明显降低趋势。美国供应商管理协会于2011年1月3日发布的制造业PMI为57,这项重要的经济领先指标已经回升到历史相对高位,在数据层面上美国经济步入复苏的势头已经得到确认。这带来的影响是:

  (1)诸如量化宽松之类的再刺激政策已经没有必要;

  (2)美元将进一步辗转走强;

  (3)美元资本可能从新兴市场开始回流;

  (4)减小了国内调控政策施行过程中外围因素的束缚。

   经济关键词是通胀,政策关键词是调控,股市关键词是流动性,这三个关键词目前均不利于股市。因此,市场的紧缩预期在进一步增强,行情也欲振难兴。只是因为去年全年和12月份的经济与通胀数据尚未公布,市场暂时还处于一个政策的真空期,一月份的市场也暂时“不差钱”,行情仍继续保持着“向右走”的区域性整理格局,春节前夕的“年夜饭行情”继续在个股中寻找着“压岁钱”。

   行情在平淡中最大的变化是,市场流动性的投资风格正在从之前“突击个股、超越大势”的激进风格普遍转向于防御,正是这种风格的转型,促使小盘股、题材股等风险收益类股票纷纷回落,低PEG防御性股票纷纷转强。这在凸显市场预期偏向谨慎之余,也正在促使整个市场的结构重心正在从“成长+新兴”转向“防御+主题”。

   对行情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流动性,从去年11月份以来,紧缩政策的核心目标是收缩流动性,流动性改变的是市场估值水平,流动性收缩最直接的作用是股票估值水平的下降。因此,在流动性收敛大趋势下,目前调整压力最大的是创业板、中小板,以及部分前期热炒题材与概念的高估值股票。当这些股票的估值早已高过估值边界、且已出现成长性透支的时候,之前支持它们“只有更高,没有最高”的流动性一收缩,含权、新兴等原先刺激性题材就成为了一种“浮云”与泡沫。当然市场流动性总要寻找出路,在“防御第一”的原则下,低PE股票成为了资金的避风港,低PEG股票就成为了新的“逐利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