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政府是给不出的


     

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政府是给不出的

 

    刚刚进入2011年,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沸反盈天的景象。报载,上海闹市中心的一个普通楼盘已跃升至8万元的单价水准,而在3年前它旁边的另一个同等级楼盘,还不足4万元。在内地一些中等城市,房价上升的势头也很猛烈,安徽马鞍山市的新开盘房价比去年同期涨了1倍。

    房价不断上涨的势头,使对一年来持续进行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心有期待的准备购房者放弃了期待。日前,杭州一个楼盘开盘,引来2000多购房者疯狂抢购,甚至发生人群互殴事件。这种情况,让人恍若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抢购紧俏物资时的情景。它直观地反映了房地产市场上出现的紧张局面,反映了购房者对未来房价进一步上涨的恐慌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新华社发表的一篇评论认为,现在需要让民众能够对房价的未来趋势有一个明确的预期,从而打消对房价进一步上涨的恐慌。自然,能够给出这种预期的,只有政府。

    政府能不能对房价的走势作出预期,并且向民众公布呢?恐怕很难。这倒不是在给政府开脱责任,而是说政府事实上没有本事做这样的功课。回顾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10多年的功夫,但是由于政府对从这个市场掘金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利用政府的行政力量大力推进,从而使市场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尽管如此,政府并不是房价的决定者,它只是一个“趁火打劫者”,在房价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政府成了一个最大的获利者,而房地产开发商则利用了政府的这种欲望,成为一个暴发户。当政府与商人达成一致利益以后,剩下来的便是民众的买单。但是,当这种不断上涨的房价达到让整个社会无法承受的时候,房地产开发商可以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一走了之,政府却只能与民众一起承受来自市场的煎熬了。因此,近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在为房价调控而殚精竭虑,但是政府这时候忽然发现,除非回到计划经济时代,让它重新掌握对市场资源足够的支配权,否则,按照现在的这个样子,它已经无力扭转这个由它一手造大的市场了。对于商品价格的走势,尽管市场上总是有那么多勤奋的专家会不断地给出预测,但事实已经证明,这种预测与“超女”游戏其实没什么两样,在这方面,政府也并不比一些预测大师高明多少。

    但是,话说回来,至少就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来说,降低房价,政府并不是真的无计可施。一年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虽然不断加码,但都没有触及政府自身在这个市场中的利益。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将房地产市场作为支柱行业来加以扶持,它自己也在其中得到了非常大的红利,从土地的拍卖一直到房产流转过程中的各项税费收入,这一切都对房价的形成形成了刚性的支撑。比如,改变目前的土地供应招拍挂制度,不就可以为高房价抽去一块最基础的楼板吗?减去一项围绕着房产流转所产生的税收,不就又可以从房价中绞去一些水份吗?但是,目前由政府出台的各种调控措施,都没有触及政府本身的利益,相反,政府还利用民众的期望准备趁机推出房产税,从这个市场收获另外一道丰盛的大餐。

    政府一方面要承担满足民众住房需求的法理责任,另一方面又不能放弃它从市场中收获利益的需求,这就注定了它的调控只能是不断地在进退之间徘徊踯躅。正是因为民众看不到政府有削减自身利益的可能性,从而对未来房价走势产生了不乐观的预期,才会疯狂地去抢购新开盘的楼盘。由此可见,与其要求政府对未来房价给出一个预期,还不如要求政府认真地改变目前流行的“土地财政”制度,认真地清理围绕着房地产市场所产生的各种税费,减少乃至杜绝从这个市场中攫取利益的冲动,至少,政府在作出这些行动之前,先把房产税的开征这项工作放一放,不要因此而给高房价再加上一块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