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政治经济的主导秩序是以美国为首的G7集团为基础的七国集团发展和控制的机制,这些国家的核心国包括美国,轴心国是美国、英国、日本,基础国家是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这些国家中形成国际汇率的美元、日元、英镑、加元和欧元五种货币,其中:美元和欧元是国际竞争货币,在经济危机时期,主要的投机方式是在美元与欧元之间产生,尽管两种货币是竞争货币,但是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欧元从一开始就是处于一种有缺陷货币的设计,其缺陷在于货币政策于财政政策是分离的,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不可能取得一致性,尤其在经济危机时期,因此,从根本上看,欧元的设计一开始就将自己立于永远无法战胜美元的战略位置上,我们不好意思说这是一种国家集团的主观战略故意,实质上是为维护美元地位的一种掩护性货币体系,我们经常只注意到单一货币的变化而忘记这种货币市场体系本身也是一种竞争武器,我们认为这个交易体系的本质是维护美元的国际垄断地位,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变种。
在目前的经济危机条件下,我们可以从2007年至今的国际货币汇率走势和矛盾很清楚的看到,不管是美元贬值还是欧元贬值,这个过程始终指向是让非七国集团的其他经济体货币对七国集团货币实现系统性的升值的方向从来没有改变过,这是真正的战略趋势。因此,中国的外汇储备无论是在美元上还是在欧元债券上,始终是处于一个永远也不可能赢得尴尬地位:也就是说无论每年以美元或者欧元计价的中国外汇储备也许每年有一个表面看得过去的回报率,但是这些数字兑换成人民币则每年使负增长,这个负增长的含义是中国对外债权缩水。
中国对外债权的缩水最终一定是反映在国民收入的实质购买力缩水上的,这就是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同时发生的原因。在这样的状态下,人民币通胀、汇率上升,实质是全球一体化商贸体系的信用丧失,也就是G7国家联手制造国内经济危机和恐慌事件来掩盖其在国际贸易上的信用违约。
在七国集团的这种游戏中,我们注意到它的保护性措施是投资保护壁垒。因为在迫使中国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七国集团可以逃避对华债务和集体消减对华债务,限制中国对七国贸易的价格优势从而阻击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但是,仅仅这些还不能根本改变七国集团对华竞争的态势转化,因此,他们还要附加上贸易壁垒、投资限制两项措施,气候和排放、知识产权当然也属于此类壁垒,但是随着中国技术的进步这些壁垒同样可能反制七国集团自身因此这些措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贸易壁垒和投资壁垒,而更加重要的是投资壁垒。在中国通胀和外汇汇率上升的时候固然给中国经济体内部带来很多经济和社会问题,但是,它打开了另一扇窗,它使中国以人民币收购者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提供相对廉价的价格,因此,中国反制七国集团的投资措施应该是乘机大肆收购七国集团和七国集团以外的农业资源和农场资源、矿产资源、七国集团的科学研究资源,以战略上压制其经济复苏后竞争力的成长空间,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汇率、国债危机、投资的良性循环体系,并倒过来迫使美国和欧洲结束现在这场战略性危机游戏大戏。
而在此同时的中国市场,国内经济的走势是不会太好看的,但是,这个通胀汇率上升的自我强化过程中,政府和中国的商业银行应该有组织和目标的组织中国的社会资本走出国门并为这些资本收购上述的战略资产提供技术和资金保障,将本来就是被动挨打的外汇储备转化成中国民间资本收购战略资产的资本支持,并在这个过程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要天真的以为欧元是美元的竞争对手,他们实际上是联合体,人民币的竞争对手是美元-欧元组合货币,中国不应该给订单给七国集团来帮助他们摆脱危机,而应该以加大对七国集团的上述相关产业的投资来帮助七国集团,这才是正道,每个中国的大官一出欧美就送订单,给国人的感觉非常的卑躬屈节而且经济效果也不好,也不会给中国的资本带来什么好处和利益,而用送投资代替送订单就大不一样了。
一种局势,不同的做法,会给中国经济和市场带来不同的结果。你看,我们现在的股票市场为什么出现经济增长而指数下跌,问题就出在我们的政府和央行一味地采取保守的防守而不是主动攻击的政策,所以,将帅无能会累死三军的。好在我们的央行还不错,已经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战场上有所斩获,我们的科学研究队伍比较坚强,在艰难的条件下不断接近和超越美国的科学研究水平。
人民币国际化非搞不可,但是这不是一种货币简单的交易国际化,它的实质是单挑现有的七国集团的外汇交易货币市场体系,人民币只有国际化才能根本性地让七国集团承认中国的经济地位和不敢像现在这样公开利用货币政策操控和掠夺中国的经济资源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