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面临的贸易摩擦与挑战


(一)前言
    今年前11个月,大陆进出口总值26,772.8亿美元,增长36.3%;其中出口14,238.5亿美元,增长33%;进口12,534.3亿美元,增长40.3%;贸易顺差为1,704.2亿美元。预计今年大陆外贸总值将超过2.8兆美元。在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中,对美贸易增长30.2%,对欧贸易增长33.1%。
    面对金融海啸与经济衰退,各国为提振其企业生产,开始对恢复快速的中国大陆商品展开各种输入管制,致使大陆对外贸易摩擦不断。2009年大陆遭遇的外贸摩擦案件数百起、案值约120亿美元,都比前年翻了一番。世界贸易组织(WTO) 126日指出,今年16月共有69起新的反倾销调查,大陆有23起,再次成为主要调查目标。大陆商务部公布的数据则显示,2009年大陆出口约占全球9.6%,但遭受的反倾销案件却占全球40%左右,反补贴案件占75%,显示大陆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2008金融危机后,各国都把经济发展重点放在新兴产业上,因此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今后围绕新兴产业的贸易摩擦将会越来越多,也是大陆外贸的最大挑战。
           (二)大陆涉外贸易摩擦有增无减
    大陆加入世贸组织后,与美国的贸易成长迅速,贸易摩擦范围与金额也不断扩大。加上历经金融海啸侵袭,各国经济复苏缓慢,对仍保有经济快速成长的中国大陆,纷纷采取较强势的贸易反制措施。今年上半年,大陆共遭遇23起新的反倾销调查,虽低于去年同期的33起,但仍是全球反倾销调查的首要目标,下半年对大陆的涉外贸易摩擦仍是有增无减。
    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尽管大陆出口总量还不到全球的10%,但全球47%新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和82%已完成的案件是针对中国大陆。除了贸易救济调查之外,还有一些国家针对大陆商品直接实行贸易保护措施,在今年全球新启动的15项贸易保护政策中,针对大陆商品的占10项,比例高达67%。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除了美国与欧盟,来自发展中国家如阿根廷、印度、墨西哥、哥伦比亚也相继对大陆实施反倾销和贸易保护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大陆涉外贸易摩擦国家不但由发展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产品项目也从低端产品向高科技产品蔓延,由纺织、轻工产品等扩大到机电、医疗保健、化工、微电子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今年916日欧盟对大陆资料卡发起反补贴调查,涉及金额约41亿美元,是大陆高科技电子产品首次出现且涉案金额最大的摩擦案。对此大陆商务部承认,贸易摩擦已经开始更深层次波及产业和制度领域,各国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领域正从货物贸易向汇率问题、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等领域扩展,贸易摩擦的争执点也从单个产品向整个产业扩散,甚至是政策和制度层面。
           (三)大陆的因应措施
    200610月欧盟对大陆鞋采取反倾销措施之后,大陆输欧皮鞋产量降低20%,减少约4,000万双,造成约两万名工人失业。如今随着对大陆反倾销的普及化,大陆将面对更多的损失。加上美国与欧盟为了抑制大陆产品输入,采取了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包括:1、设置技术性或安全性贸易障碍,例如美国实施「消费产品安全改进法案」、欧盟通过「玩具安全指令提案」,以及配合因应全球暖化与节能减碳,试图征收碳税,设置绿色贸易障碍,与订立「反盗版贸易协议;2、利用WTO的贸易救济措施,增加对大陆的贸易调查;3、在WTO所允许的关税范围内,针对大陆钢管、鞋类、玩具、轮胎等出口产品提高进口关税或征收反倾销税;4、订定扶持本国产业政策,例如:欧盟放宽对企业的补贴政策,美国在刺激经济方案中明确指定购买美国产品等。
    面对各国一波接着一波贸易保护措施,大陆采取了一系列因应措施,包括:
    1.对外国发起反倾销措施。包括:1)今年4月对自美国进口的电工钢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2830日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发起反补贴调查;3927日起对自产美国进口的白羽肉鸡产品征收51.8反倾销税,实施期限5年;41028日对原产于日本和韩国的进口不锈钢冷轧薄板实施反倾销措施;5116日延长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0升及2.0升以上的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案的调查期限;(61114日起继续对原产于日本、美国、马来西亚和台湾的进口乙醇胺实施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限为5年。
    2大陆商务部决定加强运用政治交涉、法律抗辩、WTO争端解决机制等机制,提高应对贸易摩擦能力,这方面已有成功案例。例如:美国商务部2004716日对大陆的冷冻及罐装暖水虾作出反倾销裁定,大陆几经交涉,美国商务部2010810日对此作出第四次反倾销行政复审终裁为零税率,大陆企业获得胜利。另一案例是今年1025日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DSB)正式通过「中国诉美禽肉限制措施」专家组报告,裁定美国「2009年综合拨款法」关于限制大陆禽肉进口的条款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3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多边贸易谈判,以期通过贸易规则来约束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努力为大陆的经贸发展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多哈回合就是大陆加入WTO以后参与的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
    4.扩大推动区域贸易合作,建立双边贸易救济合作机制,化解贸易摩擦。大陆近年来已与巴基斯坦、智利、纽西兰、新加坡等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同时与东协建立了自由贸易区,透过双边贸易合作,对于化解决贸易纠纷和非关税壁垒等有其正面作用。
   5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长期以来,大陆对外贸易依存度居高不下,引发出口高速增长,对一些国家的市场造成严重冲击,结果遭致进口国保障措施等贸易壁垒,引发国际经济摩擦。
    6因应国际贸易摩擦的长期性与复杂性,设置专门机构,培养专业人员,提升对外商贸谈判能力。今年1115日大陆宣布将设立「国际贸易谈判代表」一职,同时「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也将正式启用。
           (四)结语
    今年大陆前11个月外贸增长36.3%,展望明年经济形势,在内部人民币升值压力上升、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外部各国经济尚未有效复苏,与美国、欧盟与日本竞相刺激出口的竞争压力下预计明年出口将难以达到今年的增长率。
    美国与欧盟为了加强出口竞争,都推出新政策。欧盟于今年119日推出名为「贸易、增长和世界事务」的新战略文件,表示欧盟今后将致力于推进多边和双边贸易谈判,深化与美国和中国大陆等战略伙伴的经贸关系,帮助欧盟企业进军全球市场;并将在反倾销和反补贴等传统贸易救济工具之外,创设一种新的政策工具,对拒不向欧盟企业开放政府采购市场的国家实施限制,迫使对方做到对等开放。此一作法对中国大陆外贸既孕育着重大机遇,也带来新挑战。美国商务部则在1123日公布了有关「加强贸易救济执法」的政策,根据这项政策,美国可对涉案外国企业计算出更高的倾销幅度,对大陆发起贸易救济调查将更为容易,如此一来,可能会有更多大陆企业或产品被裁定存在倾销,反倾销税的税率也会更高。
 根据大陆2001年加入WTO的协议,在加入后15年内,WTO成员有权决定是否给予中国大陆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而最迟2016年中国大陆将自动获得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迄今美国、欧盟、日本仍未承认大陆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并观美国与欧盟的上述新政策,预测在2016年之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对大陆贸易救济调查的数量和力量会进一步扩大,大陆未来将面临更多的贸易摩擦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