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在浦东电视台做节目,重点强调了风格转换,理由倒是很充分,因为上周成交量很大,但是2600点到2700点之间已经振荡了好几次,这个位置盘子不该那么重的,结论就是有主力资金在换仓。星期一,果然大盘股涨了,有些朋友还夸了一把,对此我有些汗颜。幸亏,我没说“二八转换”,不过大部分投资者对“风格转换”的理解就是“二八转换”。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个股板块轮涨,下一个领涨板块可能在前期涨幅不大的蓝筹股当中产生。”
朋友们会说我咬文嚼字,其实不是,我只是要郑重地宣称:“去他妈的二八现象!”说脏话不文明,但是不说,不足以表达我对于“二八现象”的强烈反对。如果大家还在纠结于“二八”还是“八二”,接下来可能吃苦头的。
其实“二八现象”这个词流行于07年行情的末端,其时,大盘股涨,带指数,其他的股票都在做头。但是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是特殊阶段的特殊现象。现如今,在媒体的渲染下,“二八现象”成为股市的特有规律,如果大家都这么认为,在选股的过程中一定会吃药的。行情中,各个板块轮涨是规律,大盘股相对不如小盘股活跃,牛市中涨的慢也是规律。但是谁规定大盘股涨了,其他的股票就一定要做头?谁规定了,题材股必须同涨同跌?谁规定了,大盘股不能分化?(股票转户找理财帮)
因此,我认为,题材股会分化,大盘股也会分化。行情的正常发展模式是大小盘股相互轮动,配合得相得益彰。理由很简单,超级主力既买了题材股也买了蓝筹股。人为地去分裂他们,只会让自己神经错乱。
我曾在理财帮(股票转户)网站上提出过,“二六二”的观点,指标股对指数贡献特别大,大概占总数的20%,题材股翻番再翻番,激发人气,也占20%。剩下60%的股票是主力军队,大盘遵循着大盘的趋势,稳步前行。现在的市场,我们看到大盘股和小盘股争执不休,那60%的股票,我行我素地塑造着或运行在自己的上升通道中。看不到这一层,如何在慢炖行情中,游刃有余?
我最近一直在强调,超级主力已经入场了,非常可以确定的是,盘子大小并不是超级主力最关注的选股标准。同时,小盘股流动性不够,超级大盘股牛市中涨不快,这是客观现实,所以超级主力的重兵必然是囤积在那六成的中间群体当中。论题材,新兴产业有七大;讲消费,个股数量占一半;说金融,保险券商带杠杆;看传统产业,落后产能遭淘汰,行业整合看点多。总而言之,“去他妈的二八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