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的清晨


早晨六点多钟,喀纳斯窗外的天空还是漆黑一片。虽然只是八月底,外面的气温还不到10渡。

 

从长沙出发的时候,酷暑刚刚过去,连续38度至40度的高温持续了一个多星期,让我领略了免费桑拿的风采。

 

这是我第二次去喀纳斯,上一次还是在4年前。当时借考察市场之际,增加了一天的行程,也算是“假公济私”吧。

 

在众人匆匆吃着早饭的时候,我踱步屋外。感觉漆黑、寂静的山野和冰凉的秋露。

 

此次考察新疆分公司的工作,第一站是新疆石河子 – 分公司的所在地,第二站是位于新疆北疆阿勒泰地区的建设兵团农十师,第三站是位于南疆库尔勒的兵团农二师。喀纳斯就位于农十师的辖区内。

 

公司旗下的红安公司成立五年来业务发展很快,从辣椒种子到辣椒种植,到辣椒深加工的辣素和红色素,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规模和销售额也已经跃居到了全国的前三名,这一业绩也实在可喜可贺。

 


一望无际的辣椒丰收在望



建设中的辣椒加工厂



在184团的团部,连路灯都是辣椒的形状

 

新疆与北京有2个小时的时差,早晨六点多钟(相当于北京的早上四点多钟)起床赶飞机,还是一件蛮痛苦的事情。

 

农十师的师政委和师长在外学习,刘副师长和184团的石政委负责全程接待。他们两人的名字正好与我的名字巧合,不知是天算还是人算…。

 

我们公司与184团是第二年合作。今年仅在184团种植辣椒的面积就达到两万多亩。而且辣椒果多肉厚,长势喜人,一派丰收在望。公司在团里新建的辣椒加工厂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估计很快就能投产。184团的石政委自然是喜上眉梢,酒也不免要多喝几杯。

 

石政委人高马大,说话做事干脆利落,自然也是英雄海量。我们在长沙已经领教过他的“宰相”潜质;刘师长也是超常发挥,以身作则;师里和团里的基层干部更是一切行动听指挥,执行力超强。在他们的轮番轰炸下,其结果必然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两天下来直把我们一行人搞得晕头转向。

 

184团的一连自诩是“天下第一连”,因为一连的耕地面积有八万亩,相信是全国之最了。我们戏称一连为“豪华连”。

 

我们一行在天色朦胧中离开农十师设在喀纳斯的接待站,气温依然是寒气逼人。

 


远眺喀纳斯湖
 

刘副师长和184团的石政委与我们同行,他们一定坚持送我们到机场。师里接待站的厨师也送我们到门口。他的厨艺绝对一流,他的祖传秘方“干蒸羊肉”绝对一流,是迄今为止我吃过的最美味的羊肉。就连我们中间历来不吃羊肉的新疆红安的袁董事长,也大嚼了三块。

 

喀纳斯由于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绝对是夏天避暑和旅游的好去处。当地人为此还自豪地总结了三条生活的感受:“吃不饱,喝不醉,睡不醒”。但是在我看来,至少中间一条有些言过其实。

 

清晨的喀纳斯格外宁静,众多的游人们还都在睡梦中,只有早起的路人才能独享大自然提供的美景盛宴了。

 

山谷中的河面上罩着一层或浓或淡的雾气。黎明的灰白色的天空、乳白的雾气映着淡绿色的河和深绿色树木和山野,浸透着所有的生命的灵魂。

 


由于大气和河水的温差,在初秋清晨,喀纳斯的河面上总是笼罩着或浓或淡的雾气


 

我们前一天赶到喀纳斯时,已经是下午,匆匆看了几个主要景点天就黑了。阿勒泰和喀纳斯听说是中国最具北欧风光的地方。听说最美的时节是六月中至七月中旬,那是漫山遍野开满了鲜花;再有就是九月中下旬,满山红黄色的秋叶和绿色的河水相映成辉,一派油画中的景象。

 


秋高气爽的喀纳斯


 

新疆建设兵团的前身是王震将军率领的第一军团和陶峙岳领导的起义官兵。他们在戍边、开荒生产和维护稳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解决当年部队干部战士的婚姻问题,王震将军当年组织了“八千湘女下天山”的行动。所以我们湖南团队的来访,被兵团称为“娘家”来人了,而且被戏称为“舅舅”们。

 

维护稳定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的事业。一位哈萨克族的干部说,他们经常组织本民族的群众学习中央精神,只是有的时候会闹笑话。比如当地的翻译就把“八荣八耻”最初翻译成了“八个要脸,八个不要脸”…。

 

在我们到达月亮湾时,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已经映红了山头,映在水中的倒影更是好看。

 

 

在我们到达月亮湾时,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已经映红了山头,映在水中的倒影更是好看。

 

入秋的喀纳斯清晨寒冷而宁静,草木的香气伴着露水沁人肺腑。虽然昨夜睡眠很少,但“晨练”的收获颇丰。

 

额外的付出总会带来额外的收获…。

 


清晨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