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投资攻略(1)
本文刊于2010年9月6日上海证券报《实战心得》专栏。
毫无疑问,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收入都化光甚至背债度日,那么除了获取父母的馈赠以外很难想象这辈子还会成为富人,所以为了圆自己一个成功的梦想,除了事业上的蒸蒸日上以外股票投资将是最重要的投资渠道。本案前两期专门分析过不同类型的投资策略,很多朋友深有感触,特别是对于广大的白领一族来说更觉得应该有一套合适的投资方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随大流,一会儿跟着热点走,一会儿又跟着估值走,再一会儿又是趋势,或者寻找强势股。
确实,每个投资者都有不同的生活和工作背景,这样的背景差异决定了投资策略的差异。对于一个白领来说,最大的特点是工作仍然是主要的谋生手段,也是事业的重点,因此留给股票投资的时间就不会很多,特别是不能像一些职业投资者那样可以整天关注动态的市场交易过程。从这一特点出发,根据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变化做一些中长线的投资应该是较为合适的。
不过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尽管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有关股票基本面研究的理论层出不穷,但仍然缺乏一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投资策略,而对于广大白领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从本期起本栏将逐一梳理白领投资策略的每一个具体步骤,真正让我们白领做到投资的每一步都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市场开始流行一种几乎同样的选股模式,那就是:宏观经济→行业→上市公司,即使是一些普通的投资者也在孜孜不倦的讨论CPI等经济指标,也在讨论政策受益的行业,也在讨论未来有发展前途的行业,也在行业中挑选龙头公司等等。其实这是一套机构的选股策略,它并不适合普通投资者,因为机构的特点是操控的资金量庞大,而且投资的钱基本上不是自己的。但我们白领的投资金额并没有达到多少个亿,也不需要进行数百个上市公司的投资组合,因此根本就没有必要通过这样一套繁复的程序进行选股。我们白领要做的就是单刀直入,直接选股。其实以我们所受教育的背景既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研判宏观经济和行业的前景,更何况又有多少专家是能够把宏观经济说清楚的呢?比如鲜有人能够预期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也鲜有人预期中国外贸经济在此之后的快速恢复。其实我们也知道,经济预测的难度并不亚于股票市场预测的难度,只是经济预测不涉及钱罢了。
不过股票市场毕竟是与宏观经济相关的,我们不能说大盘指数一定与GDP相关到什么程度,但如果GDP一路下行那么上市公司的业绩也难以有起色,因此我们在制定投资策略时尽管可以放弃宏观经济的研判(实际上也没有这个能力和精力),但对于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还是要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研判,但这种研判比当年甚至当季的宏观经济研判更简单而且有效。
本栏提出的研判方法是人口红利和城市化进程两个指标,当然,并不排除我们提出更容易研判的指标。
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的现状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只要城市化率还远离发达国家就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没有结束,显然目前这一因素仍对中国经济发展形成支撑。
人口红利也同样在支撑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日本、欧洲等有较大差别,因为中国的老龄人口并不是全部都享有养老保险,因此对于政府来说老龄化的保障压力远低于发达国家,所以尽管老龄化时代正在逐步到来但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却远低于发达国家,这一点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上两个因素可以保证中国经济在未来5年里的快速发展,但GDP将会从10个点逐步下降到6-7个点。
这一结论是不会轻易修改的,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尽管必须要走这第一步,但这一步应该是相对容易的,而且不需要经常走。一旦完成了就把这一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在空余的时间里上网搜索一下相关专家在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就可以了。
让我们记住:第一步,先确认未来几年内中国经济是否仍然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这将支撑股票市场的整体向好。(未完待续)(潘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