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潭中的一线曙光


     

   间歇性的长假进入中间段,股指在节前连续6连阴后终于放晴,随着指数再次跃上2600大关,股指运行进入均线   泥潭,不管怎样至少看到一线曙光。

    长假期间外围市场持续造好,人民币升值加速,黄金再创历史新高,物价预期继续走高,这些因素都刺激着相关个股的走强。甚至有评论认为目前市场环境可以和05年媲美,同样是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同样是对于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的重要会议将要开始,不同的五年前是启动汇改,那是划时代的事件,目前只不过是升值途中的一小段加速插曲,而十二五规划与十一五规划不可同日而语,十二五规划的核心是结构改革经济转型,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一次重大转折点,股市作为政策的传声筒,必然要做出正面呼应。因此,我们认为短期看升值,中期还是要看十二五规划。中信的本周策略给出的信号更为强烈:

    不必夸大假期利空可能,看好十月市场行情。对节后行情的担忧主要是来自于节日期间是否出现利空,从可能性看:(1)海外市场假期内涨多跌少,美国各指数涨幅均超过2%,欧洲指数涨幅在1.6%左右,进一步刺激复苏的政策有望支撑海外市场行情;(2)汇率博弈加深,在汇率上的让步意味着近期内加息的可能性有所降低;(3)调结构政策加快推进,保障房和节能减排决不放松。住建部再次重申9月底必须实现保障房全部开工,中央财政692亿元专项补助资金已全部下达。节能减排“不突击”但要“加强度”,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正式步入实施阶段;(4)大宗商品上涨带来结构性机会,黄金价格创出新高,国内棉花价格短期出现暴涨;(5)房地产假日略显平淡,如有政策出台或为靴子落地。成交量放大有限,成家价格也未显示大幅上升,我们判断这种情况下节日内眼里政策出台的紧迫性较小,即使出台可能也起到靴子落地的效果;(6)下周面临的是节前和季度末的最后一周,市场面临短期资金的流动性波动,但从目前检测的数据和历史规律来看,波动幅度和对市场的影响都不大。

    短期看人民币升值或成为关注的重点之一, 对市场的影响来自于三方面,一是传统的传导机制,如升值预期将可能导致热钱流入,产业方面有利于外币借款的行业(航空)、进口成本的行业(造纸、钢铁)以及人民币资产升值的行业(金融、地产)等,但应同时考虑国内政策的调控压力;二是汇率博弈对带动全球大宗商品上涨,相关产业如有色金属、农产品、石油石化等可能会有短期刺激;三是多种手段改善贸易关系的影响,那些能够通过产业升级、产品创新、海外扩张来受益于双方之间贸易结构改善的领域和公司会有长远的投资机会。

综合分析,今天股指再上5天均线,成交量有所放大,国庆节前行情可适度偏好,但整体以震荡为主。消费和人民币升值股是短线机会,中期布局十二五也就是新经济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