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地说,《虎王归来》超出了我的预期,它让我看到了国产动画的希望。
最大的希望来自于它开始知道如何在一个传统故事的题材上去编新故事。如果说武松打虎是一个尽
人皆知的传统题材的话,那么在一部影视作品中,完全重现这个题材是没有太多意义的。我们想看
的是一个文质彬彬、弱不禁风的武松和老虎之间的故事,或者是武松和一条能变成老虎的狐狸精之
间的故事,总之是建立在传统题材上一种新的可能性。《虎王归来》的故事不就编得有点模样了嘛
!武松的“后人”武小松,因为妹妹被老虎捉了,就去景阳岗打虎。和武松一样,他也是个武术高
手,但是和武松不同的是,他遇到的都是坏人为了骗取过路人的钱财装扮的老虎,他要找的真老虎
其实并不坏,反倒还救了他。这种借助传统题材编写新故事的好处就是,在看电影的时候观众总是
感觉很新鲜、很有悬念感,看了开头不知道结尾是什么于是很主动地看下去。
新老故事之间的差异,正是新故事存在的核心价值。在老故事中,武松打死了老虎,但在新故事中
,武小松向老虎道歉并同其和好,为什么呢?因为他明白了要同动物和谐相处。在老故事中,武松
打死了一只老虎,但在新故事中,武小松却先后同三只猛虎搏斗,为什么呢?因为更多的猛虎实际
是人类自己装的,真正的老虎并不想伤人,想要伤人的其实是人类自己。在老故事中,武松是一个
成年人,但在新故事中,武小松却是一个孩子,为什么呢?因为儿童是影片的主要受众群,这点和
小说《水浒》大相径庭,另外让一个孩子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重要性也比让一个大人领悟到
这一点要有意义得多。
这部影片的主线非常清晰,就是武小松拯救妹妹,结果他却被一直认为的凶手——虎王所拯救;武
小松从到了景阳岗下的酒家,就一直在秀自己的功夫,仿佛武力可以解决一切,当他遇到了虎王的
时候,才知道内心和修养的强才是真正的强,也才领悟到以和为贵的重要性;武小松是单纯的,他
也会害怕,但为了救妹妹他勇往直前,他也做过错事——为了前行出卖了小刺猬,但他很快便知错
就改,他的单纯和一路上遇到的成人的各怀鬼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正是因为单纯,他才有可塑
性。
所以,如果说《虎王归来》开始编写新故事是一种希望的话,那么它带给我的另一个希望就是,这
个新故事是有深度的,是值得去玩味的,是能引发众多联想的。这个深度并不是指影片环保的大主
题——事实上,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大主题绝不意味着深度,某种意义上它们甚至是一种
浅显和做作。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影片的一些瑕疵,其中一个就是过于直白地把道理讲出来,仿佛观众都是傻子
看不懂一样。像“害人的其实是人类”这样意思的话说了三五遍,诚然这是一句重量级台词,但是
重量级台词只在一个最关键的地方说一次就可以了,足以震憾全场了,无须三番五次提及,让点睛
之笔变成平凡之水。最搞笑的是,虎王竟然说出什么建设“和谐社会”之类的话,怎一个“假”字
了得,拔高不是这么拔的,马屁也不是这么拍的,就算主流电影也没见这么让人肉麻的表述。“和
谐社会”这样的话,完全可以不说,让观众自己体会,让影评人替你写出来,在台词中出现只能令
观众感到疏远和反感。
为什么影片会饶有兴致地点明“和谐社会”呢?说明编剧和导演还是把这个当成了深度(当然,除
了拍马屁的成分以外)。其实,环保、和谐社会都只是一部作品的题材,题材本身并不意味着有深
度,真正的深度一定是那些能引发人深入思考的东西,比如人性。宫崎骏的影片把环保题材变成了
一种深度,是因为大家看他的影片时能深深感到人对自然的恶行以及人类的渺小,他并没有在台词
中叫嚣着什么,而是通过镜头语言让观众体会到了这些东西的。我们的导演不要总把应该由观众自
己体会的有深度的东西,用没有深度的方式直白地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