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与上海的差距


      深圳造就了孔雀东南飞的中国历史上一次巨大的人口迁徙,也以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速度的奇迹而留进中国史册。大量的人怀着对自由生活的梦想、对公平竞争的奢求、对创业致富的憧憬在这座城市奋斗。30年来,应该说,深圳在博取眼球,引起关注方面在中国排名第一,也的确创造了许多奇迹,但深圳仍然是弹丸之地,是一个充满摸索的城市,在经济板图和发展前景上,与上海不可同日而语。

      上海重要的优势在于他的底蕴,他蕴涵着内在的深厚商业文化气息和国际化思维以及几百年沉淀下来的推动未来发展的历史动力。虽然两座城市各有各的定位,各有各的特点,但基于对人的持久吸引力和发展力来说,上海的国际化、上海的商业基因、上海对国际时尚与流行的追赶、上海的生活享受也许是深圳永远难以跟随的。

      无论你是进入虹桥机场还是埔东机场,你都会感觉到什么叫大城市;无论你是漫步南京路还是闲逛徐家汇,你都会感觉到城市的生命力。当整天呆在深圳这座新型城市很久后,在现代化的城市建筑中,会惊叹于城市的新,但感悟了上海,对深圳就会产生一丝凄凉,新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城市,上海的旧城、上海的古建筑、上海的新与旧、现代和历史交叉的城市风格似乎更让人感悟到一座城市的基因,他有形无形的让你感觉到一丝留恋和震撼,这是深圳无法达到的高度。

  

  

      就是这种多样化的建筑风格,不仅连接了历史和现代,也连接了中国和世界。一种文化的沉淀和国际化的形象得到彰显。人人记忆中30年代大上海繁华,融会东方与西方,当你在现代城市的繁华中如若能寻找到这些记忆,城市的品位自然会大大的提升。

      有了大上海的大,有了大上海的国际化,才能和世博会产生出强大的共震,放大效应。所以说,大运会可以在深圳举办,但世博会只能出现在上海,因为上海对于中国,才能代表世界。

     

      上海自古就是中国对外商业的前沿,这里对国际时尚与流行的把握并在生活中的体现,深圳不可比拟。这里的写字楼里随处都有外资企业的影子,这里的白领服饰永远都是时髦,在上海的夜晚、休闲区、步行街,无论年老与年少,女性们都尽情的展现着性感,再加上传流不息洋妞,构筑起一道奇特的风景;而在工作时,不分男女,以职业装的面貌又再现出这里工作者的严谨。

      深圳的自由,反映在服饰上就是充分的散漫和个性,T恤、牛仔裤是深圳的代表服饰,随意的着装不仅在休闲、也在上班,即使企业的老板可能也是一份穷酸性出现在公众视野,这里从服饰很难分清人的差异。多了自由和个性,但却少了时尚和前卫。失去了一种性感美的追求,女性没有性感的展现,城市就失去了性感。

      上海的商业与生活也是深圳难以比拟。深圳人的生命牢固的捆在工作的繁忙中,就是在东门、在华强北这些商业聚集地带,碰见的都是繁忙购物的人群,他们急匆匆,利用有限的闲暇时间拖着疲惫的身体享受着购物的乐趣,深圳人就是忙,忙的街头没有闲人,忙的人都没有了生活,似乎拼命才是人生的根本,当然拼命也是为了生活。

      上海人逛街的步伐明显慢于深圳,脸上表现出的喜悦感觉的出他们对这座城市的欣赏,夜晚的外滩是人山人海的休闲人群,眼前黄浦江,灯红酒绿的油船传递着城市夜晚的欢笑,他们在尽情的享受夜色的美丽和城市的风景;南京路上,蓝眼睛与黄皮肤交相辉映;拍拍照,聊聊天,喝杯咖啡,用对承受的享受和生活来忘却工作的繁忙和拼挣。这里才蕴涵着幸福,蕴涵着快乐,蕴涵着对工作的真实的意义,蕴涵着对打拼成果的分享。    

  

      当越来越多的人亲睐于上海,当越来越多的人从深圳走向上海,深圳除了那种创业的激情、除了那种自由的文化,深圳的社会,是否应该在人的生活、在所有深圳建设者对前30年创造的成果分享方面有所突破,深圳不应该仅仅建立起是一个创业的地方(何况现在深圳对全国人民来说业已失去挣钱的优势),应该是一个适合生活的有幸福感的地方。当所有的深圳人不仅在这里奉献青春,而且能够安享晚年,这才是深圳应该具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