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马离场疑似一出“苦肉计”
人们依依不舍不愿意它离去,它却寿终正寝非走不可——恰如人世间凄离惨别中的情景。连日来,国内车迷们纷纷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恭送“悍马”这个通用年轻的汽车品牌离场,表达方式让人颇感凄凉,“悍马最后的救赎”、“永别了,悍马”……,一些传媒人士跃然纸上的心情表达亦是如此。
有人却对此感到莫名其妙。“穷人们总是喜欢替富人操心,”一位业内资深专家说,“在新通用再次IPO募集发展资金之际,通用汽车忍痛割爱,不惜关闭悍马品牌,这样的故事存在非同小可的商业意义,怎么就没几个人挑明这件事?”
美国东部时间8月30日,悍马工厂开放最后一天后自行关闭,悍马品牌民用运营18年后画上句号。它也是通用汽车自2009年6月1日申请破产保护后被彻底关闭的第一个品牌,在这之后,一个新的通用即将诞生!
悍马生命力蛰伏
从关闭后的市场反映不难看出悍马的品牌影响力。针对全地形通过能力的块状设计,出于军事启发而形成的越野性能,悍马被誉为飓风和自然灾害救援工作中最坚固的车辆,正是悍马卓越的越野能力成就了悍马的血统和品牌基因,深受许多消费者青睐。
其实,关于悍马品牌影响力和市场销量间的巨大落差至今各方都未能拿出令人完全信服的答案,就是美国人自己也未能完全搞清楚:这个可以代表美国消费文化的品牌为何被终结?是日益高企的石油价格,还是早已盛行的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抑或是以省油著称而在北美市场大肆攻城略地的日系汽车?
有人认为,回顾民用悍马品牌自诞生到终结的18年历程可以发现,随着全球环保节油意识的不断提升,汽车创新竞争的加剧,以排量大、动力强和充满肌肉感设计的悍马越野车的生存空间逐渐受到挤压,以至于最终自掘坟墓;有人认为,随着高油价时代来临,作为高油耗汽车的代表,悍马引来了环保主义者的抗议,美国社会甚至形成了“反悍马风潮”,因为在环保人士眼中,悍马是高耗油车典型代表,开悍马车等同于浪费能源。
这种观点并不被完全认同。人们发现随着油价降低,大排量的美式车如今在美国市场又开始大行其道。今年7月,美国市场单车型销量排名第一的是福特的F150皮卡(50449辆),而销量排名第三的是雪佛兰Silverado(34664辆)。福特F150的最低排量为3.5L,另外还有3.7L、5.0L、6.2L三款发动机,而雪佛兰Silverado提供的则是4.3L、4.8L、5.3L和6.2L四款发动机。
悍马共有H1、H2、H3三个产品系列,其中H1系列有五种车型,分别有两门、四门硬顶两厢体车,四门软蓬两厢体车,四门及两门皮卡。2006年,该系列在过于老旧、汽油消耗过大的批评及销售量锐减的影响下,年底停止生产;2003年,通用推出了售价低于H1、更贴近民用的H2系列。2005年,又推出皮卡版的H2SUT和越野车H2SUV;2005年10月,悍马H3开始发售,2006年发布H3X,2008年又发布了皮卡版H3T,以更小的尺寸和燃油经济性布局市场需求。其中,悍马H3来自于通用的GMT355平台,该平台上还有雪佛兰Colorado、GMCCanyon等车型。悍马H3的动力有3.5L、3.7L和5.3L三种排量,与目前畅销美国的福特F150以及雪佛兰Silverado属于同一个级别。
所以,并非只有悍马是“油老虎”,也并非“油老虎”不受市场欢迎。
有消息说,在中国四川一家公司收购悍马失败后,全球许多公司纷纷前往竞标均遭拒绝,在被通用拒绝的竞标者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家名为镭射技术(RaserTechnology)的高科技公司,2009年,镭射技术曾经与通用合作开发出一款超低油耗的混合动力版H3。这款原型车曾在当年的底特律汽车工程师会议上展出,拥有268匹马力,每百公里油耗仅为2.35升,打破了丰田普锐斯每百公里油耗4.70升的纪录,完全颠覆了悍马在消费者心中“油老虎”的形象。
镭射技术总裁克莱格·希金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哪怕能拥有悍马的部分商标权,即可望在2011年将混合动力悍马H3推向市场。但镭射技术先后两次遭到通用拒绝。据说,当时,悍马还象征性地接受混合动力版H3的网上预订,在4.97万美元的价格上,短短一周内便收到了1.7万份订单。
业内人士认为,即使高油耗是悍马的死结,只要通用愿意,悍马的油耗完全可以降下来,而且如果用柴油机装配到悍马身上,悍马不仅动力更符合越野的特性,油耗还能更低。
悍马还有可能“复活”的一天吗?1941年,迈巴赫品牌因为二战而停产,1997年,迈巴赫品牌又在戴姆勒·克莱斯勒手中获得重生。
军方会否接管悍马
当地时间8月31日晚8时,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宣布美国在伊拉克的7年作战任务结束,在白宫当天的发言中,他谈到美国当前面临的安全挑战以及重建美国经济的必要性。奥巴马承诺,自2011年开始向阿富汗当局移交美军所承担的安全职责。
汽车业人士注意到,就在奥巴马讲话前夕,美国陆军宣布已订购2526辆军用原版悍马,装备阿富汗警察和国民卫队。位于印第安纳州米萨瓦卡(Mishawaka)的 AMGeneral是通用在全美唯一一家生产H1和H2的基地,AMGeneral的公关经理罗斯表示,这份价值6.2亿美元的订单足以让工人们在未来几年内不会为饭碗发愁。
悍马的一生都与军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悍马的底盘一度被誉为质量最好的底盘之一。悍马车型于1979年开始装备于美军部队,曾经被用在20年前的波斯湾战争中,除了作指挥车外,还有拖炮车、无线电通讯车、救护车、流动维修车及防弹箱运输车等变形车。1991年,悍马在海湾战争时大显身手,同年并由此进入军民两用车领域,直至1999年被通用收购,被定位为高级豪华越野车,目标客户——类似施瓦辛格那样的富人、硬汉或个性张扬的年轻人,这样的品牌形象曾使悍马在美国市场年销量超过70000辆。
由于在伊拉克战场频繁遭受路边炸弹的袭击,美军开始用防地雷车(M-ATV)和防地雷反伏击车(MRAP)取代悍马。即便如此,新车型无不以悍马为参照系,替代车型的得意之处就是使得该车的驾驶员感到他们只是在驾驶悍马车的增大版。
不为外人所知的是,在参与美国国防部防地雷反伏击全地形车(M-ATV)计划竞标中,通用动力公司陆地系统加拿大分公司推出了基于RG-31(防地雷装甲车)基础改进的M-ATV车型。
如今,防地雷反伏击车型的缺陷已暴露无遗(容易翻车伤人),美国军方并没有抛弃悍马。
据业内专家介绍,刚刚自行关闭的民用悍马和军用悍马之间许多零部件有着天壤之别,而且,悍马从没有被通用正式授权在中国销售,销售渠道大多也只能算是二级经销商,国内市场在售的悍马严格意义上只能属于“水货”。
IPO离不开故事刺激
在奥巴马政府提出重振“美国制造”之后,通用汽车如今又成了资本市场竞相追逐的香饽饽。通用汽车透露消息称,将通过IPO公开募股方式融资120亿至160亿美元,并计划在纽约和多伦多两地上市。
有分析认为,通用汽车在宣布再次IPO以募集发展资金的消息之后,紧接着在8月底关闭悍马,两起事件之间可以让人产生很多联想:在IPO申请还未通过之前,宣布关闭悍马很自然的就给予了相关部门一个明显的暗示——通用重组改革正在紧张进行;同时,这也是通用在向未来的广大潜在投资者示好。
据相关文件显示,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和花旗集团将担任通用汽车IPO交易的主承销商;巴克莱银行、瑞士信贷集团、德意志银行、高盛集团、加拿大皇家银行和瑞士银行将担任副承销商。
据有关方面透露,通用汽车的这份IPO文件有37万字,差不多是《战争与和平》的4/5长;更为关键的是,“冗长”的申请文件没有提每股定价,没有提发行规模,没有提现有股东的减持额度,可以算是“三无”申请。“此举有悖于一般IPO文件的操作原则”。有关人士发出警告。
“只要看看这些名录你就会发现,那些在资本市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华尔街精英们都来帮通用汽车折腾了,两年前,正是他们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一位财经人士说。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上汽集团已经对通用汽车IPO产生了浓厚兴趣,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日前甚至表示,上汽“将密切关注通用IPO(首次公开发行),并认真考虑是否应参与认购”。
5年前,正是上汽主导了国内“汽车业首个跨国并购”,双龙——这个当年价值5亿美元的企业,几年后便分文不值,上汽花费40亿血本无归。
这一教训或许早已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