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正略钧策董事长赵民在接受和讯网采访时表示,低碳经济对中国而言是馅饼,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巨大历史机会,抓住的以后我们就可能在这个产业、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真正成为世界的强国。
记者:您这次来天津参加达沃斯论坛有什么样的新感受么?您比较关注的话题是什么?
赵民:关于这次天津达沃斯到目前为止一天不到,总体感觉还是非常好,我以前来天津主要是问个路或者打听个事,那时候还没有对达沃斯活动宣传那么多,这是第二次。很明显的比较友好而且很热心,可见就是在普通的市民意识上了解和认识到听达沃斯年会的这种程度是大大增加,而且市民的参与程度也增加了。这也说明一个国际性的会议,可以带动一个城市的国际发展度。另外会场的布置、安排个方面我也觉得越来越趋于国际化、越来越舒适、方便,当然也有很多中国特色,我觉得这样挺好,随着他办了一届、两届、三届之后,慢慢的积累经验一届比一届办的好,然后也互相学习,两个城市之间互相学习,同时也互相竞争,这对我们参会者来说是一件好事。
至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我来这里比较多的参与创想实验室,我觉得对中国来说现在产业升级转型,对全世界来说绿色、低碳、经济、环保都是新话题,要依赖于我们新的模式、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技术各方面的形成。原来达沃斯论坛是一个主流的经济行业的论坛,所以它对于在创想方面是比较少的,现在越来越多,所以我也很关注。
记者:这次我们做的达沃斯专题,也做了一个小型的策划,有五问达沃斯,其中就涉及到低碳经济对中国来说是陷阱还是馅饼?
赵民:当然是馅饼了。陷阱的问题是你自己没有跟上这个时代的发展,就像互联网经济、互联网时代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馅饼还是陷阱?如果15年前、20年前也会有人这么问,但是结果现在不需要再问了,因为我们最近看到了互联网时代给中国带来的这种巨大的进步,给我们生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原因是因为我们抓住了这个机遇,我们涌进了一批像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和讯这样的顶级公司。所以关键是你在低碳经济这个时代,能不能实现技术的创新、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转型,然后抓住这个机会。当然你没有抓住机会,你肯定被抛弃了,又被拉下了。
记者:现阶段中国这方面的低碳技术,毕竟我们是包括制造、工业都是涉及到很多的碳排放,这个我们应该怎样衡量呢?会不会因为要走低碳反而制约了我们的增长?
赵民:我们这么看这个问题,这个事情就像当初中国加入WTO一样,加入WTO他就会对你有一些要求,他就会对你的进步时间有一些议程。问题是你想加入这个组织,是不是执行这个规则?我的看法是中国人聪明才智足够,我们都担心加入WTO以后中国本身有很多被冲击的地方。但我看了除了农业的大豆有一点冲击之外,绝大部分都没有冲击,我们都是受益者。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和2003年之后有那么多的外贸顺差,
根本的是得益于中国加入WTO,发挥出了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吃苦耐劳、低成本。所以我认为也一样,现在看好像我们的化工产业有很多这方面的技术落后、污染,会带来很多的陷阱,其实我觉得不是,我们有的是足够聪明的技术人才,也有足够的动力去改革。如果有这样一个组织我们可以加入,我认为对我们各个地方政府来说是个压力也是一个推动,当然对我们全国人民来说也是受益的好事情,不要看的那么可怕和严重。我觉得中国人适应环境,不仅是生产而且发展最后还领先,就是有足够的民族产业和民族才能可以选择。所以关键是我们的心态要变,我们不要是被动的,要主动的。
记者:就是低碳来临之后,您觉得新的增长点或者说可能火爆的行业是什么?
赵民:我认为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巨大历史机会,抓住的以后我们就可能在这个产业、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真正成为世界的强国。原因很简单,就是工业革命我们超过不了西方发达国家,但是互联网时代我们只有一个国家没有超过,就是美国没超过
,其他的都超过了,互联网行业你看不到日本、欧盟那些国家跟我们有很大的差距,像腾讯、百度这样的是用户,这样的规模影响力他们都没有。所以低碳经济的时候,我们又可以跟美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本文已于2010年9月13日发表于和讯网,如需转载,请联系正略钧策市场部010-59082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