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房价不是高,而是还不够高——高房价是资源的无性繁殖造成


 

如何看待一个城市的房价高还是不高?须从两个方面去看,一要看这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手里还有多少可用于购房的货币,二要看这个国家的政府所采信、所实行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住房政策。也就是说,是上述两者,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房价究竟、到底是高还是不高。换言之,既不能拿这个国家的房价与其他国家相比,也不能看这个国家的老百姓是否能够买得起房,因为这个国家的房价既非以别国的房价为参照系,亦非以老百姓的收入为参照系。而事实上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也没有把老百姓的收入当作房产定价系数的。再换言之,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住不起房的一直都是老百姓,否则他们就没有“无家可归者”和“流浪汉”了。当然,政府想让老百姓住得起房是一件好事,但必须得从对资源的控制上入手。

 

 

动辄迁怒于企业或市场是政府无能的表现

 

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政府就是认识不到让人民、企业手里有钱的重要性,而把政府与人民、与企业当作是一种矛盾的事物对待了,这无疑是一种十分错误的认识。比如,把药品的价格过高误以为是药企的定价过程,把房产的价格过高误以为是房地产企业定价过高等等。于是,如何限制企业的定价过高,似乎就成为了政府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而把政府应该干什么和不应该干什么的事情给抛在脑后了。药品、房产的价格过高,难道是药企、房地产开发企业造成的吗?

人们如果没有对药品、房产的旺盛的需求,企业能把产品的价格定的那么高吗?诚然,产品的价格过高人民、特别是收入相对过低的人民势必消费不起,但是,我们的政府官员们千万不要忘记,药品的价格之所以会被推高,是由于在我们的国家存在着一批看病、吃药不用花钱的、正在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政府官员,存在着一个极其腐败的、中国式医院的医疗管理体制。而当一个医院的大夫,通过开高价药就能达到其发家致富之目的的时候,这个国家的药品价格能不高吗?

笔者以为,药品价格的高是由于有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一批人,是由于有一批通过开高价要就能达到发家致富的医生,虽不能说与药企一点关系也没有,但不要忘了,药企无非是在满足另类的市场需求而已。如果我们的政府能定下一条医生只要开高价药、大处方药就开除其工职,而且谁也不得再录用的制度,请问,还有多少个大夫,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者?也就不要说还有法律手段,还能够对他们进行制裁的问题。换言之,药品价格之高,是由于我们的医疗体制有问题。

至于说房价高,那就是更是由于我们的执行的住房政策、住房制度有问题了。是否可以这样说,只要有人买,就不能说我们的房价高,因为高价格的房产也有市场,而有市场就不能说房价高。或许有人会说,即便是目前这种价格,老百姓就已经买不起房了,难道中国的房地产价格还不高?是的。这是因为,房价的高与低取决于购买力,而不取决于老百姓是否买得起。换言之,就算是老百姓都住在了大街上,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也不会降不下来,因为房价从来不以百姓为参照系。

 

 

中国的高房价是由于资源的无性繁殖造成

 

那么,房产的价格是以什么为参照系?毫无疑问,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一定、永远是以市场的供求关系为参照系。再换言之也就是说,只要搞市场经济,只要政府认定房子是一种商品,并允许其在市场上销售,那么决定房子价格的就一定是市场的供求关系,与老百姓是否能够买得起有联系,但肯定没有必然联系。当然,如果我们的政府能够让我们的老百姓手里有钱买房,老百姓也会对房产的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政府千万不要忘记,一旦到那时,中国的房价会更高。

大家不妨设想一下,在老百姓普遍都买不起的条件下房价都这么高,在都能买得起的条件下房价还不更高?如此,笔者是否在说,我们的政府就没有办法遏制高房价了呢?否。这是因为,绝对论经济学、绝对论管理学学者业已发现——资源是资本之母、经济之母的规律。难道了解了资源是资本之母、经济之母的道理就能抑制房地产的价格?是的,因为我们的政府只要能够把各种资源管理好,不让具有“资本之母”的资源之卵子受精的话,可以想见,中国的房价定会受到抑制。

大家不妨设想,当一个政府把销售土地资源当作其财政来源的时候,当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把囤积国家的土地资源当作其盈利手段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房地产价格还能不高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如此,当然也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的房价之所以会这么高,全都是我们的政府给土地资源赋予了太多的增殖本质造成的。反之当然也就说明,只要我们的政府能够做到令房地产开发商的盈利只能从商品房的质量与服务上获得的时候,而只有到那时,中国的房价才能够降下来。

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许多可以把房价降下来的方法。比如限制每一个家庭最多只能购买两套房,如有买第三套房者便加征收其10%的房地产税,买第四套房者征收其20%的房产税……。可以想见,这种制度如果能实行起来,我就不信中国的房价会降不下来!或许有人人会说了,如果采取了这种方法,真的就把房价给降了下来,那以房地产为龙头的中国经济又该如何发展?大家知道,水泥、建材、钢材、装饰和装修业都是建立在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老百姓没有钱不等于没有了住房空间的权力

 

其实,我们完全没有为此担心的必要。这是因为,住房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它更是一个政治问题,而社会主义政治本质,就体现在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而绝不是一种一部分人可以拥有数十毁套住房,而让老百姓连一、两套住房都没有。也就不要说,政府征税的目的不是限制老百姓的住房,而是限制一个人拥有十数套住房。为什么要限制一个人拥有十数套房?因为房屋这种所谓的商品非一般商品,一部分人买得房多了,势必会挤占一时没钱买房之人的住房空间。

请注意,我在这里导入了一个新范畴——住房空间。何谓住房空间?简单地说,就是每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应当有一定数量的住房空间,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剥夺的。住房空间与这个人是否能够买得起房有联系,但没有必然联系。什么意思?就是说不能因为个别人有钱,就可以占有买不起房的人的住房空间,就像谁也不能剥夺别人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力一样。比如,作为一座城市的公民,他至少应该拥有30平米的住房空间,拥有30平米住房空间,就是他的权力。

反之,谁要想占用其30平米的住房空间、住房权力,占用者就应该对他有一个说法;如果有人想让他搬出所在的区域,就须另行补偿其30平米的住房空间。而且,由于给他更换了位置,还得给他补偿一定数量的货币,因为相同面积的空间在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价值。再换言之也就是说,一个人至少拥有30平米的住房空间,是谁都剥夺不了的,如换一个地方,除了开发商需要给他们补偿,政府也需要为他们安排新的30平米的住房空间,直至他们有钱购买房产时为止。

换言之,如果他们原有30平米以上的住房空间,那么政府就没有为他们重新安排住房空间的必要,而他只需与开发商交涉清楚就可以了。可以肯定,政府要想把百姓的住房空间给搞明白了,高房价非但不是一个问题,而且它必将有利于房地产开发商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因为无论谁买房,都是一种消费。消费当然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了。政府不应该怕房价过高,房价越高,回笼的货币就越多。当然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不能剥夺老百姓的住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