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个中度空气污染的城市;
北京是个极其拥挤的城市;
北京是个成天塞车的城市;
北京是个生活成本和工作成本都很高的城市;
北京是个房价飞涨的城市;
…………
很多人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解决以上问题,问题们正在越变越严重。看一看,我的建议管不管用?
建议一:变“集合的首都”为“集约的首都”
那么多部委、机关总部、集团总部都挤在北京,导致数百万公务员、白领在此就业、生活,也导致每年数千万人在此办事、逗留,从而成为北京拥挤的主要原因。试想一想,那么多要害部门都挤在这里,如果有个什么灾难或战争,北京有一点点骚动,这些机构还怎么运作,国家还怎么管理?
所以,建议首都只保留国务院的行政中心、党中央的行政中心,其他部委全部分散到地方城市去。譬如,把交通部设到拉萨,把民航总局设到库尔勒,把华能总部设在鄂尔多斯,把国家旅游总局设在都江郾,把民政部设在兰州,把卫生部设在潮州,把外交部设在上海,把总参设在天水,把总政设到厦门,把安监总局设到大同,把税务总局设在汕头……如此一调整,我们会发现,北京没那么挤了,也没那么乱了,甚至那5000多家莫名其妙的驻京办也自然消失了。这样多好,首都变清静了,变得可以开人大政协了,可以供人观光了,那才象首都。
以上建议有成功的先例,可以请易中天教授为我找佐证。我找到的佐证也有一些,譬如孙中山就把财政部设到上海,清政府把江南学政设在江阴,美国把中情局设在纽约……
建议二:变“权力的首都”为“人文的首都”
首都应该把那些权力部门都搬到各地方城市去,只保留中央核心决策机构在北京。那么,北京应该重点发展什么呢?一,教育及科研;那些腾出来的部委机关大院尽可以拿给大学做校区,那些公务员小区可以用来安置大学都师,实在不行,做学生宿舍也行。二,旅游及展览,象西安那样恢复一些城墙,多搞些象南锣鼓巷那样的酒吧风情街,让北京成为一个充满情调的城市。
以上做法,将使使北京由一个“权力的首都”变为“人文的首都”,那样的话,北京的城市风貌、市民素质、都市文明等,都可以成为世界城市的典范。
建议三:把唐山、廊坊、张家口纳为北京卫星城,参与大北京城市功能分配,以缓解物流压力
北京人口规模过大,这已经是既成事实。如果不把张家口纳入大北京范围,不承担一部分加工业、物流业的功能,京藏线、京承线等北京交通永远都得堵,现在是一堵堵一月,以后是一堵堵一年,初一出门,大年三十还在路上呢。如果不把廊坊纳入大北京范围,参与大学城、科学园区的分工,那么北京的“产业生成机制”就有问题,因为成本高、没空间,首都北京的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就无法转化为生产业和GDP。如果不把唐山纳入大北京范围,就没有地立容纳北京应有的部分重工业,现有的北京产业布局无法合理……
建议四:合并北京和天津
北京和天津太近了,天津有出海口,有腹地,两城一并,两城之间的土地资源和交通资源将得到充分利用,北京现在的诸多不便不利因素也有望得到解决。
以上建议,尚属粗稿,提出来,供博友们批语指正。大家批评得多了,我的建议也更完善了,最后成熟时,再通过正当的渠道向党和人民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