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入骨 金正日中毒太深


  古往今来若要论均贫富的速度,朝鲜政府的举措排在首位估计是没有多少人反对的

  上帝为了阻止人们建造一座通天的巴比伦塔,让参与者语言不通,这样大家意见无法统一,感情无法交流,自然纷争不断,最后只好放弃这项宏伟计划。

  令全球瞩目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似乎成了现代版的巴比伦塔故事,来自不同语言区的各国首脑们,自说自话,目标很一致,方案却大不同,参与者都想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回报。发达国家不想放弃他们的好日子,发展中国家想要更好的日子,而那些即将沉没的岛国和边缘文明,只有望洋兴叹的份了。以碳的名义,现行经济结构与速度的改变,不是不可能。但要地球人学会放弃舒适的享受,好像很渺茫。

  迪拜算是迄今为止离巴比伦塔这个梦想最近的地方,他们不但短时间内让这个石油即将枯竭的酋长国由一片沙漠变成了旅游休闲王国,酒店的繁华奢糜无人出其右,更是建造了一座全球最高的写字楼,取名为“迪拜塔”。前卫且大胆的规划,先进的建筑技术,来自世界各地的工人,通过金融市场源源不断输送过来的资金,迪拜将梦想、天堂当然还有超级投资回报销售给了需求者。

  但这一轮击鼓传花到2009年11月末时,却因总计约800亿美元的债务无法按时偿还引起了人们的恐慌,虽然阿布扎比酋长国已伸出援助之手,估计亲兄弟也还得明算账,无论最终如何平复这一债务危机,迪拜模式的教训都值得研究吸取。

  再看看我们唇齿相依的社会主义邻国朝鲜,于11月末突然宣布推行货币改革,将现有的旧钞按100:1的比率兑换成新钞,且每户的旧钞兑换有规定的最高限额。古往今来若要论均贫富的速度,朝鲜政府的举措排在首位估计是没有多少人反对的。

  历史上提出平均主义思想的多为起义者和革命派,在一个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里,这样的号召是极具鼓动性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太平天国理想,往往由于上位者们忘记了当初的承诺而短命。对于朝鲜,我们无法知道当前的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一个现任政府出台如此激烈的政策,不是出于自救,就是中乌托邦的毒过深。

  回到国内,越涨越快的房价终于让国务院无法沉默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一周,国务院召开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份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成为新的市场指针。

  熟悉政府语言的专家学者们盯紧“抑制”改为“遏制”,认为房价拐点即将到来,笔者则深以为不然。会议传达出的一个重要信息仍是,房价不是不能涨,仅仅是不能涨得太快,确实说明房地产行业牵制的内容多而复杂,这几乎是从另一个角度确认了房价继续上涨的现实。但诸位看官,世界上哪有价格一直上涨的商品?增加房屋的供应量,取消二套房贷款优惠、提高开发商拿地首付比例到50%以上等等技术性措施,与地方政府对土地的垄断性相比,孰轻孰重?要知道房子是建在地上的,而这块地在什么位置,是有天壤之别的。我们选择住房时,不能仅看房子是什么样子,更多的是看房子修在什么地方。

  土地有如股市的一级市场,而房子总是溢价上市的二级市场,食物链上的利益安排惊人一致。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先生倒是直言不讳,建议土地收益归中央政府所有,减少地方政府的利益冲动,只不过这样一来,地方上这么多公务员如何开支?

本文出自《环球财经》 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