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虚的中国人22:周立波是对海派文化的极度羞辱
张 羿
提要:周立波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他自己是迷途的羔羊,却站出来做上海人的领头羊。这就叫“盲人骑瞎马,夜半邻深池。”
周立波的海派文化,与气势恢弘的大上海极不匹配。与其说周立波代表了海派文化,不如说是对上海的极度羞辱。
事实上,在全球化背景下,能够与上海的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新上海精神尚未出现。上海,如同一个巨大的怪兽,正在发出痛苦的呻吟。
上海需要的不是周立波式的市井文化,而是一种超越旧上海,与纽约、伦敦等并驾齐驱的国际精神。这种国际精神必须以超文化的信仰为根基,使上海真正具有深厚的底蕴与气度。
任何文化都不能打造一个新的上海,包括儒家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更不要说周立波式的小情小调。周立波是一只文化酱缸中迷途的苍蝇,他迷恋文化,因而被文化温柔地吞噬了。
开口文化闭口文化的周立波,让我们见证了文化的愚拙。周立波一定不明白文化使人本质异化的现实。还记得卡夫卡《变形记》中的那只甲虫吗?正是文化把我们变成了那样一只愚蠢而无奈的甲虫!
周立波是今日畸形自恋上海人的代表。他声称自己服务的对象都是有钱人,可见今天中国的有钱人是何等空虚和无聊!
周立波还画地为牢,把自己作为海派文化的代表,这真是要把上海往死胡同里赶。如果周立波式的小情小调,能够成为上海人精神上的皈依,那么,大上海,你不觉得自己很可怜吗?
上海是中国的上海,是世界的上海,是人类的上海,新的上海精神如果不能够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那一定是上海的失败。但周立波恰恰在推广注定使上海蒙羞的弄堂文化。畸形自恋的伪海派,再一次让我们见证了信仰缺失的可怕。
周立波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他自己是迷途的羔羊,却站出来做上海人的领头羊。这就叫“盲人骑瞎马,夜半邻深池。”
没有方向的周立波抛出的一句最可笑的话就是“一个民族幽默了,这个民族就有希望了。”这真是一句最具黑色幽默色彩的话。周立波这句话,实在只是幽了自己的默。
面对苦难,面对信仰的缺失,面对生命与死亡,面对救赎,面对永恒,我们有很多未解的难题,无法用幽默来搪塞。没有哪个民族把幽默当作自己的信仰和精神支柱,也没有哪个民族因幽默而充满希望。
(节选自张羿《空虚的中国人》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