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浪头版头条发布了统计局关于商品房待售面积的统计结果:至2009年年底,全国共有待售商品房总面积约1.9亿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亿平方米。
统计局为什么要公布这个数字?是表示统计局的人还是能够并且有人在做事情,还是想证明前阵子网上关于6000多万平米的空置房数据不实?
如果说统率局为了表明自己在做事,那么他们所做的这件事有什么意义?一个很平常、很平常的数字,就如有任何一个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存货”数字一样平常。想用它来证明开发商没有恶意屯积、炒房吗?好象其中没有必然联系,也更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没有哪个开发商会愚蠢到把房子办好售前一切手续直接压在手里长期“待售”。复杂的不用说,简单点的,房子盖好后只需不办竣工手续,或竣工后把房子协议卖给旗下的销售公司,或“假”卖给炒房团,开发商的帐面上就都不会存在大量的“存货”——待售房。统计局的人弱智,难道全国人民都跟你们一样弱智?
再看文章后面统计局专家的说法:“准确的房屋空置率数据的获取,有待于全国住房普查或含有相应住房信息的人口普查。”我请问这位专家,或者统计局的领导:你们除了让开发商自己填报数字,或者搞“全民普查”外,还知道(或听说)点什么别的统计办法吗?
对了,统计局最善长的,是根据领导的旨意,坐在办公室里“编统计数据”。
至于有人说前阵电网公司统计的“有高达6540万套住宅电表连续6个月读数为零”的信息是假信息,我倒想问,是谁认定的这个信息是假信息?国家电网公司吗?如果真是假的,那他们早就出来辟谣了,还会任由媒介沸沸扬扬地闹到今天?只不过当初他们透露这个数字时,可能没有想过会有那么大的反响,更没想过会有国家级有关部门甚至领导去责问他们,所以也没有太严肃对待。如果他们出来辟谣,就得现编一个假数字来当作真数字公布,他们会吗?那个假数字以后可是很容易就被揭穿的。他们顶多说“我们没有公布(统计)过这个数字”而已!
从现实情况看,就笔者所生活的海口——远算不上房地产泡沫的重灾区——来看,笔者办公所在地附近十几个2006年后新开发的小区(全部号称已售完),入住率几乎没有超过20%的,规模大、档次高的,多数入住率都在10%以下。按一个小区平均500套,每套平均100平方米计算,平均每个小区的空置房面积为4万平方米以上(400套),海口这样的小区有多少,笔者没有具体统计过,但绝不会少于100个。那么全国呢?有多少规模不比海口小的城市?又有多少比海口大得多的城市?北京、上海,哪一个都顶得上10个海口吧?对了,还有比海口小的城市呢?这么估算下来,6000万的数字离谱吗?我认为一点都不离谱!
国家统计局:全国待售商品房逾1.9亿平方米
本报讯
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待售面积绝对数量总体呈增加态势,但是在增长率上,2006和2007年处于负增长,而200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增幅最多。分年度看,200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为1467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2006年末为1455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9%;2007年末为134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5%;2008年末为186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8.3%;2009年末为199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1%。
国家统计局同时公布了这些指标的来源和方法。统计调查对象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核算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单位,也包括附营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务活动单位。截至6月末,符合填报要求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为80522家。采用全面调查方法,由所有符合填报要求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在统计制度规定时间内上报所在区(县)统计局,然后逐级汇总。
国家统计局目前并未公布住房空置面积,只在其定期公布的“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中,能够查到商品房空置面积分类指数的变化情况,但并没有具体的空置面积数。一位接近国家统计局的人士透露,由于这一数字较为敏感,而且统计局统计口径与当下市场通用口径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这一数字早就不对外公布了。
■专家说法
待售面积不等于空置面积
国家统计局专家表示,商品房待售面积不等于住房空置面积。商品房待售面积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已竣工商品房中至报告期尚未售出或出租的面积,住房空置面积是指某一时点上已经售出但实际无人居住的住房面积。国际上通用的房屋空置率是指某一时点上所有空置房屋面积与全部房屋面积存量之比,不便用商品房待售面积计算房屋空置率。准确的房屋空置率数据的获取,有待于全国住房普查或含有相应住房信息的人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