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企业篇之二什么是“业”?


企业文化
      企业篇之二
什么是“业”?
什么是“业”?
从字的表面我们可会意出,人者必有其业,方能有传授和延续的资源,有了传授和延续的基础,方可成家,有家方可使业者有传之。“业”乃被固定下来的事或物,它有标准、有规范、有内容也有范围。从传承的文化中,“业”给我们留下的信息内含,就是在快乐中重复的做一件或多件与人民、与社会、与家庭与自己、与民族有益的事,并能够传承属于自己思想的事,方可称得上是“业”,否则就不符合业的存在含义,也不能称其为“业”。
根据华夏文明的传统文化,“业”在我们每个华夏子孙的基因中,也许都密码着这样的信息:人在做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目的明确,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民族非常有必要,并能不断的积累资源,使其能够长久传播下去的一件事,就会乐,生活就会充满乐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华夏子孙的基因中都密码着“业”的同样的信息,而这个“信息”它就是一件让人“乐意”去做的事;也是一件让人有兴趣、有幸福,想坚持,不想改变的事;是一件需要逐步精益求精、兢兢业业去做的事;其实就是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每个人生所要寻求、所要追求的事;而这件事(信息)它就是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中所要寻求追求的“业”。有了它的存在,企业的员工就会远离自杀,我们就能守住自己的“根”。
“业”凝聚在我们华夏子孙文化中的还有:那就是我们只有精心苦心的找到或培养出属于自己的事,属于自己喜欢的事,才会有“业”的价值意义所在,才能称得上是一个人的“业”。因为一个人能够有了“业”,才会有安居,才会有乐业,才会远离自杀现象,守住自己的根。而问题的关键又在于,能否找到或培养出属于自己喜欢的事,成为自己的“业”。根据“业”字的原意所注,“业”就是当人有了喜欢——才会产生乐意;有了乐意——才会能安定;有了安定——才能长久;有了长久——才会幸福;有了幸福,才能当作自己的事业,才能把自己的经验升华出自己的思想传承下去,使自己的根发光大,直达光宗耀祖、传宗接代之目的。
可见人生有“业”非易也。无论是能够找到,还是能够培养出属于自己的“业”,成为自己终生的事业,都是属于幸运!可能是难得的幸运!〈常言到人生能找对爱人,能找对工作则会一生顺利,终生幸福。〉“业”是每个人能否成功的晴雨表!也是每个人能否幸福快乐的基石!人者有其业,这就是我们要坚守的根。人生只有它的存在,一切才有基础。因此成功的前提,就是要有适合自己的“业”才会有根基,才会有基础;成功的标准就是要有合适自己的“业”才会有后盾,方能成为坚固的事业,否则难也。可见“富士康十几跳事件”中富士康给了员工的是工作,而没有让员工找到“业”的感觉,也没有帮员工去认识“业”,也可以说企业欠缺的是对“业”的意识
综上对于业的解析可获知,有工作不等于就有作为;有作为也不等于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业”;找不到自己的“业”再成功,幸福也会远你而去。它会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总是找不到稳定的快乐,它会让我们失去安全的感觉。这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决定的,谁都无法改变。结论中可明白,要想为他人、为自己找到或培养出属于合适的“业”,也是需要获知“业”是如何扎根在民族企业文化等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做支撑的。当社会进步到、发达到一定程度时,也许能够为他人或自己找到适合的“业”,就会有很大的市场存在,就会凸显出我们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我们的人民就会幸福,提高幸福指数,真实体现祖宗倡导的“业”,让“富士康现象”永不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