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的阴谋,黄光裕的阳谋


陈晓的阴谋,黄光裕的阳谋

 

阴谋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是个贬义词,简单点说就是暗中做坏事。阳谋,针对阴谋而言,顺势而动,顺势而发,无迹可寻,难以实施。

都说五十知天命,如今看来,陈晓并不认命,依然在与天斗,与人斗。黄光裕正入不惑之年,牢狱之灾或许给了他一个“韬光养晦”,静心思考的机会,惑与不惑,全在与此。

还记得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爷爷曾经说过,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就这一句话,不知道鼓舞了多少能人志士,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大展拳脚”,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舞台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很幸运的,陈晓与黄光裕都赶上了。而且在那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这两人无疑都属于在河中摸到了鱼,并成功上岸的人。

前世

1986年,黄光裕在北京珠市口东大街承包了一家国美服装店,开始了创业之旅。凭着敏锐的市场嗅觉与洞察力,1987年,黄光裕将国美服装更名国美电器店,从此走上了家电零售行业。1999年国美电器进军天津,迈出了走向全国扩张的第一步。从此这个来自李嘉诚老乡的潮汕人展开了其在中国商业史上摧残夺目的人生。三度荣登胡润富豪榜首富,2007年先后斥巨资收购了家电连锁行业的“地方诸侯”永乐电器与大中电器,从此中国家电零售行业形成国美苏宁双雄争霸的局面,风光一时无二。直至200811月被拘。

陈晓,这个出生于上海的男人,1985年开始了从事家电销售的工作,1996年创办了上海永乐电器,200312月并购广州东泽,开创了国内家电连锁行业之先河。2005年陈晓掌舵的永乐电器在香港上市,达到了个人创业历程的巅峰。2006年,国美电器在香港并购永乐电器,陈晓孤身一人入主国美,并担任国美电器总裁。从此,陈晓的人生与黄光裕有了零距离的接触。

应该说,从这两个人创业初始,就注定这两个人的商海生涯会有交集,如今甚至已融为一体。一个是曾经割据一方的霸主,一个是志在全国的枭雄,两人的较量刚开始,就以一场联姻换取了“和平”,地方侯陈晓入赘国美,向黄光裕俯首称臣,从此中国家电连锁市场新成了美国苏宁双雄争霸的局面。

也许从国美并购永乐的那天起,陈晓再也不会会有翻身为王的机会,在国美这个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王国里,终此一生永远都将是一个臣属。然而,上天给了他这个机会。确切的说,是他的主子黄光裕给了他这个机会。

自从中国出现胡润富豪榜以来,这个榜似乎成了中国富豪的厄运。翻看历史,有多少富豪不上榜则已,一上榜便成了阶下囚。黄光裕,这个三度荣登榜首、总是露着一脸狡黠笑容的男人,也不例外。200811月黄光裕被逮捕了,坊间关于他的种种再上尘嚣。

黄光裕深陷囹圄,媒体抖出了一些列关于黄光裕早期创业的灰暗历史。中国的改革开发始于1978年,而业内普遍认可的中国企业元年则是在1984年,而在这短短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企业确走完了国外企业百年还未走完的路。试问,哪个不带点问题呢?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初始,国内经济一片萧条,生产短缺,供给严重不足,没有那些目光敏锐头脑灵活,胆大心细的商人、个体户,试问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如何满足刚刚从十年文化大革命中解放出来的压抑许久的国人呢?正是这些人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勇敢的踏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步,却在当时被称为投机倒把者。傻子瓜子的年广九就是很好的例子,只因雇佣了超过7个以上的工人被定义为资产阶级,拉去做了几年牢,后来小平爷爷吃了他炒的瓜子都说好。如今的房地产大佬,德高望重的万科创始人王石,84年创办万科的前身深圳仪器展销公司,靠着倒卖玉米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倒卖说白了,不就是投机倒把吗?如今,万科做大了,做干净了,没有人翻他的老底。

自古英雄不问出处,那么,何况枭雄?!

曾经有一段时间,无论学术界还企业界,关于民企原罪的问题讨论的沸沸扬扬,无非就是该不该秋后算帐的问题。有地产界思想家之称的万通地产BOSS冯仑在他的《野蛮生长》一书中对于民企原罪的问题做了很多精辟的论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那个年代,各项法制规范不健全,众多的民企、个人为了生存钻了法律的漏子,甚至通过游走在灰色地带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这样的一种野蛮生长符合多多少少是当时的社会环境的,至少是典型环境下的典型塑造。问题就在于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后如何继续生长。继续野蛮还是回归理性?黄光裕似乎一直在间隙之间,游走于灰色边缘。这也为他牢狱之灾埋下了导火索。

这根导火索又点燃了陈晓熄灭已久或许从未熄灭的帝王心。

陈晓,这个上海家电连锁的大佬,从成立永乐电器那天起就与黄光裕杠上了。竞争,是这个市场唯一的法则。为了抗衡国美提防苏宁,大中电器、永乐电器、河南通利、青岛雅泰形成了联盟,然而这个联盟并没有存在多久就土崩瓦解,原因之一则是永乐吞并了河南通利。陈晓一心做强做大,欲与国美、苏宁相抗衡,其心昭然若揭。联盟瓦解,而国美、苏宁全国扩张的步伐却并未停滞,反而意气风发,势头正胜。陈晓,这个前额秃顶、面部轮廓分明、下巴尖尖,喜欢手托下巴的上海男人,又展现了他老谋深算的一面。打着整合家电连锁市场,整体做大做强的旗号,在陈晓的倡议下,永乐、大中、苏宁、国美四大巨头的领导人举行了一次会谈。然而会谈的结果并没有遂陈晓的愿,国美、苏宁志在全国,士气高昂,而永乐、大中只不过是一个盘踞上海、一个扎根北京的“地方割据势力”,两者之间根本没得拼。联盟梦再次落空后,两个地方割据大中、永乐凑到了一块。坊间流传,在永乐大中合并的过程中,陈晓一面与大中谈判,另一面却与暗中联系国美,张大中(大中电器掌门人)感觉被陈晓阴谋了。虽然,大中电器最终仍然入驻国美,但据说陈晓的阴谋让大中很不悦。

从此,张大中淡出家电行业,陈晓孤身入国美,家电江湖只剩国美、苏宁两个大佬。

今生

在黄光裕出事之前,陈晓一直尽忠职守,恪尽臣责,表面看来合作融洽,风平浪静。如今,……

陈晓的阴谋世人皆知。引进贝恩资本首先遭到了大股东黄光裕的反对,陈晓一意孤行,成功引进贝恩资本,而且协议中相关条款规定,陈晓在国美的任期至少3年以上;确保贝恩资本的三位董事人选;与现有核心团队绑定,如果陈晓、王俊洲、魏秋立三个执行董事中两个被免职,就属国美违约;陈晓以个人名义为国美电器做贷款担保,陈晓被免即可能触及违约条款。此外,根据国美电器与贝恩签订的可转债条款,只要在银行出现1亿元的不良贷款就属于违约事件,所以陈晓被免的结果很可能触及违约条款,贝恩可因此获得1.5倍赔偿,国美电器则损失24亿元。

陈晓成功将自己与贝恩、与国美的利益牢牢的捆绑在了一起。在陈晓引进的贝恩资本中有一个人叫竺稼的人,此人与陈晓可谓是老相识了。当年永乐电器引进外资摩根士丹利,签订了对赌协议,竺稼正是摩根士丹利中国区主席。如今,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两人从昔日的对手结成了联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从利益的角度,陈晓的所作所为无可厚非。但是,陈晓谋取利益的手段方式让天下人所不耻。一个曾经的败军之将,可以说陈晓领导下的永乐在与国美的较量中已一场彻彻底底的完败收场。如今,趁着主子身陷囹圄,毅然发动“政变”,背主求荣,妄图阴谋夺取国美政权,一个典型的乱臣贼子。当然,还有那些追随黄光裕多年的旧臣,如今在陈晓一份股权激励下也倒戈相向,成了背主之奴。

从如今两人的较量来看,身陷囹圄的黄光裕依然对事态有着较强掌控能力,陈晓在外面使劲浑身解数,似乎并未占得明显上风。一个在外面花花世界不停地耍阴谋使诡计,一个在牢狱中静观其变,顺势而为。谈不上谁比谁高明,但在黄光裕面前,陈晓显得很微小。曾经如此,今日亦是如此。

最终的较量,无论谁获胜,损失的永远是国美电器。黄光裕败了,首先是败给了自己,否则,陈晓此等狼子野心之徒不会有可乘之机;其次仍然是败给了自己,黄光裕统治时代的国美,俨然一个帝国,自己的就是这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他实行是高度的中央集权与霸权主义。所以,今时今日,旧臣倒戈了。如果黄光裕真的败走股东会,如外界猜想的那样,300家国美自营店不注入国美电器不说,还收回国美品牌经营权,不知道陈晓作何想法。关于黄光裕手中的那300家自营店,据说陈晓这厮,只肯以现金方式收购,不肯以股权作价。陈晓之心,世人皆知。没了品牌经营权的国美,还是国美吗?难道你陈晓还想改朝换代,重现你“永乐盛世”不成?无耻!黄光裕胜了自然好,败了,着实可悲,可叹。黄光裕在家电江湖好歹一世枭雄,不能“战死沙场”,不免让世人遗憾。陈晓败了,结局可想有多悲惨,恐怕江湖再也无他陈晓立足之地。然而,不会有人为他感叹,此等不忠、不仁、不义之徒,活该!

阴谋也好,阳谋也罢,这场战斗没有赢家,从一开始就已经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