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导致肌肉溶解”之谜越来越令我好奇了——有感于官方专家的“出奇”冷静


     中新网报道http://news.sohu.com/20100824/n274420411.shtml,昨日本报报道了美味龙虾导致“肌溶解”,因食用龙虾引起肌肉溶解症患者近期在南京各大医院频频出现的消息,这条新闻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记者昨日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昨天傍晚6点左右,南京市卫生局专门就此事紧急召集了各相关单位进行部署,将从即日起着手调查龙虾事件。

     该报道主要有几个结论,1)否认洗虾粉导致横纹肌溶解。“横纹肌溶解症说是"洗虾粉"惹的祸,我们认为不可能。”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解权说,新闻报道该事情后,他们立即组织相关专家对此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基本否定了“洗虾粉”致病的说法。这个看法,我认为是有道理的,我也说过了(http://immunohealth.blog.sohu.com/158515181.html)。但还有待更详尽的“洗虾粉”成分报告,才可以确定。2)否认横纹肌溶解与小龙虾有关。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唐建新并不认同龙虾与横纹肌溶解有关。他说,现在的龙虾,饲养过程中以生态食物为主,食谱广泛而复杂,基本不需要添加人工饲料,也不需要使用任何药物。美国食品安全检查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我省每年都有大量的龙虾出口到美国。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建中也一再和记者强调,现在还不能确定是龙虾中毒。由于有了官方专家的出面否认,据《金陵晚报》报道(http://news.sohu.com/20100824/n274430999.shtml),南京目前根本没有禁售小龙虾。而且,有关部门称,目前没有新的病例发生,看来,让大家继续吃,等到新的病例发生,是目前有关部门唯一可以做的。

     虽然,有关部门目前高调介入小龙虾事件的调查,但其调查的方法和言论,却十分令人不解。继水产专家否认小龙虾与肌肉溶解有关后,报道称http://news.ca315.com.cn/health/wq/20100824/280603_2.shtml, 疾控部门一名专家质疑说,“这家龙虾馆每天这么多人吃龙虾,为什么就这几个发病?”从南京人每天吃龙虾的数量看,目前20-30个人发病比例依旧还算是比较小的,属于散发,他怀疑还是和人的体质有关。对此,如果报道属实,我表示十分的震惊,因为横纹肌溶解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即使能够清楚地报道1例或几例,也可以在医学杂志发表了。而目前与横纹肌溶解关系最为清楚的他汀类降脂药,其长期服用而导致横纹肌溶解的几率也仅为0.1%,这几天南京就集中出现了20多例,这相当于2千人吃了有毒的小龙虾,而且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中心的葛医生介绍说,在短短一周的时间,急诊中心已经收治十多例类似的患者,他们无一例外都有食用龙虾的经历,并且在吃龙虾不久后发病。这个因果关系应该是明确的。

     如果说是过敏体质的问题,作为一名免疫学的研究人员,这应该是我的本行,我不能认同。因为超敏反应很少导致肌肉溶解,即使导致肌肉溶解,也多为继发的,有除了肌肉溶解以外的其他症状,比如皮疹、水肿等等,而南京的病例都不典型。更重要的是,由于人的过敏体质呈高度的多态性分布,而且与功能状态有关,即使存在遗传,也非常罕见一家的多位亲属在同一时间,因为同一食物过敏原而同时出现完全相同的超敏反应症状。而且,以前都不出现,唯独这一次同时出现,这太令人难以置信了。但这不要紧,因为如果发生了肌肉溶解,多伴是II型或者III型超敏反应,可以检测抗体。而且,更为简单地就是,当患者好了以后,让他们再吃其他的小龙虾(比如出口给美国人的那种),如果再次出现了横纹肌溶解,那么,我就认输了,我就学习了。

     而在调查中,有关部门明知,南京人现在吃的龙虾都来自于外地,主要来自江西、湖北、安徽等地。地产龙虾早在7月中旬就下市了,却根据南京市农委水产处调查南京所有的龙虾养殖基地,检测了龙虾养殖水塘的水质、龙虾养殖场周边的环境以及龙虾饲料等等,得出结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龙虾养殖环节并未发现异常。”这简直就是缘木求鱼。

     说实话,我真的很羡慕南京的疾控中心的专家,因为他们有这样一个机会,了解横纹肌溶解的病因,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不是明天就要开学,有很多课要讲,我一定会自费去南京,弄个清楚的。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讲,这很吸引我,我也有我的想法。不过,作为官方专家,我认为,南京的专家目前不能再冷静(冷漠)下去了,毕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应该认真对待,因为横纹肌溶解有25%可以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有关部门既然否认了洗虾粉有问题,那么就是认可小龙虾有问题,因此,应该当机立断,立即发出警告,提示风险,告诫大家在结果出来前,暂时不要食用小龙虾。同时,应该抓紧时间,进行原因的调查,应该恳请公安部门介入,启动紧急公共事件调查机制,传讯销售可疑龙虾的商贩,弄清小龙虾的真正来源,查明原因。

     我也提醒大家,最近不要再吃小龙虾了,因为不仅南京出现了肌肉溶解症患者,而且岳阳和湖南的其他地区也都出现了类似的患者,而且都是在这一个月之内的。而有关专家介绍的所谓“加热、清洗和去头”等方法,都不适用于这次的中毒,而且目前有些发病的人,其做法与专家的推荐完全一样,也都发病了。所以,问题是在小龙虾本身,普通已知的处理方法,目前很不能确保安全,大家暂时管住自己的嘴巴为好。真的馋了,就去吃大虾吧,因为横纹肌溶解的医药费足够您吃上好几顿的大虾了,而且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说过,小龙虾养殖中的抗生素,尤其是克霉唑、环丙沙星等可以导致肌肉溶解。而其实导致肌肉溶解的可能因素,还有一些,比如病毒、细菌感染,影响细胞色素450的药物或者毒物,他汀类降脂药,等等,所以,有关部门现在进行调查,其实是很盲目的,是无法得出结论的。而且,针对水产专家所说的,“美国食品安全检查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我省每年都有大量的龙虾出口到美国。”我认为,可以有不同的考量,那就是,美国的食品安全检查虽然严格,但也是有范围的,有目标的,如果是新的问题,美国人一样检查不出来,比如我国当初出口美国的宠物食品里的三聚氰胺,美国人也是花费了数年才弄清楚的。所以,我提醒在美国的华人,只要能读懂这篇文章的,就不要再继续吃小龙虾肉了,直到调查有了结果为好。

     我今天读了一篇文章,感到对于解开小龙虾之谜,可能有些帮助。目前,能够确定与人横纹肌溶解有关的药物,就是他汀类降脂药了,而且其可以在不引起消化道症状的情况下,就导致横纹肌溶解。与下面介绍的龙虾中毒病例有一致性,“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患者周女士在大量食用龙虾后,出现了“血尿”的症状,肾脏功能受到严重损伤。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的医生向记者描述,星期天晚上,周女士突然出现血尿,发现肝、肾功能损坏的比较厉害了。之前曾经询问过周女士,没有中暑、没有服用药物,也没有服用大量酒精,目前唯一导致的因素就是龙虾。”

     所以,我们可不可设想一下,在小龙虾里可能存在他汀类药物呢?(我们只是设想,这种可能性远远小于抗生素残留的可能性)。那么,大家就要问了,小龙虾里为什么会有他汀类药物呢?我今天偶尔读到一篇文章说,“目前我国有60多种质优价廉的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辛伐他汀就是其中一种。(http://www.qinbing.cn/yibing/view_1222.html)”  这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很密切,既然我们国家多了,那么我们的专家必然会给其找到用武之地的。

     例如,我国有专家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洛伐他汀对鸡蛋中胆固醇的影响,并对降低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洛伐他汀能够降低蛋黄中胆固醇的浓度(最低达8%)和全蛋中胆固醇的含量(最低达10%)( 

洛伐他汀降低鸡蛋胆固醇的效果与机理研究。<<粮食科技与经济>>2001年 第26卷 第04期),看来吃到横纹肌溶解的鸡蛋也将为时不远了。不过,有人说,这与小龙虾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有更危险的,那就是生产洛伐他汀产生的废渣。这种废渣含有未消耗完的蛋白质、脂肪、菌尸、纤维素等物质,几乎无味、固状、淡灰色、溶水后成糊状,每年我国的工厂产生约700多吨,而进行无害化处理,需要和350吨煤混合焚烧。企业为了节约,提出进行综合治理。如何治理呢?说白了,就是把含洛伐他汀的废渣喂给蝇蛆和蚯蚓,在将这些蝇蛆和蚯蚓作为动物蛋白卖掉(见《环境污染与防治》 http://solidwaste.chinaep-tech.com/solutions/27965.htm)。现在,不知道目前南京和岳阳的小龙虾是不是也用含洛伐他汀的废渣喂养了呢?当然,由于小龙虾在近成熟期,需要进食肉食,以免自相残杀,所以,给其投喂用废渣养育的蝇蛆和蚯蚓,也会有可能导致降脂药的积累,引起肌肉溶解的。

   说实话,小龙虾导致肌肉溶解之谜,很有意思,我很想弄清楚。可惜,我没有南京CDC专家的便利条件和机会,我只是一个教书的而已。我只是对研究,有兴趣,所以,我期待结果,而且是科学的。不要又像圣元奶粉一样,原因复杂,不能确定有关之类的废话,就好了。可惜,很遗憾,我虽然有兴趣,但也只能在这里做壁上观而已。因为,我们的专家已经足够多了,经费已经不够分了,我还是好好教书吧。

   不过,对于普通民众,横纹肌溶解和肾功能衰竭,可不是好玩的,不仅花费很多金钱,承受很多痛苦,而且有些还很难治愈,甚至有生命之危。所以,我劝大家,还是不吃为好,直到得出正确科学的结论。如果一定要吃,那最好去正规商店买并索要发票,以便日后索赔有门。同时,吃的时候,应多喝水,不要饮酒(因为酒精本身就可以导致肌肉溶解的发生),尽量将损伤降低最低。毕竟,生命是最宝贵的。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