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官的热衷使曹墓控辩复杂化


    近日,关于曹操墓真伪的分歧升级为是否作伪的控辩,否定者理直气壮,甚至直言要拖“挺曹派”前去测谎,发誓如果“某权威”说的不是假话就自我了断。本老汉冷眼旁观,心情复杂。

    记得去年冬宣布发现曹操墓的时候,本老汉发表博文,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英雄被暴尸天下愤愤不平,但伴随着质疑声的出现,很快感觉可能是自摆乌龙。我不懂考古,但从证据学的角度上看,至少能认定目前的证据不足以充分证明那肯定是曹操墓,而且,质疑方的证据又不断得到充实。

    本来,曹操墓的争论属于学术问题,如果是看走了眼,属于水平低下;如果是故意作假,则是学术道德的沦丧,应该乱棍打出,彻底否定,永世不得翻身,说到底也是学术圈里的事,但地方官的介入使得问题复杂了。

    地方政府一开始就以极大的热衷参与到此事中去。说是热爱曹操?鬼都不信,把“曹操”弄出来晒太阳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是出于对祖国文物考古事业的热爱?恐怕也未必,只不过时来运转,出现了“名人经济”,连子虚乌有的孙悟空故里都被人争来争去,何况大名鼎鼎的曹操呢!最近宣布门票60元一张就已经显得赤裸裸了。

    当年周老虎事件闹大,就是官员参与的结果,一个平民百姓宣称自己遇见了老虎,不管真假,哪怕是遇见了鬼,都属于“天赋吹牛权”,谁也不会大惊小怪,但政府不同,对一个尚有分歧的学术问题力挺其中一派,就丧失了本应持有的“中立”立场,难免会影响到自己的公信力。各位官员眼前的工作就忙得不分东南西北,何必还管一千多年前的事儿?更何况时代进步了,随着民众参与监督意识的加强,已经不是一句“相信领导”就能说服人了,弄不好还可能越描越黑,连累了其中的某派。就算是为了地方经济利益,也应矜持一些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