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各地工业灾害事故频频发生,特别是今年以来已连续发生多起严重污染环境、危及人员安全的事件,而这些事故多半发生在城市工业集中区。据《经济参考报》的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造成巨大社会影响的工业灾害仅辽宁、广东、江苏、吉林等省就发生多起。7月16日,大连输油管道爆炸引发火灾,数万吨原油入海,危害到当地的渔业和养殖业。7月28日,吉林市永吉县两家化工厂的7000多只原料桶被冲入松花江,引发水质污染的化工危机。同一天,因盲目施工,南京发生丙烯管道爆燃事故。时隔一天,广东东莞发生人为偷排氯气事件,经下水道挥发近1公里远,数万人险遭毒害。
问题的核心不止于此。这些工业事故多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城区,事故本身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命财产损失,而且,因为处于城市人口密集地,会造成巨大的社会恐慌和不安定因素。因此,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城市工业灾害事故频发,是我国特有国情下的必然产物。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不断向周边蔓延,不少原本处在城市边缘的老工业区已逐渐被城市包围。近期发生的多起事故,已凸显当前工业灾害日益城市化的新特点。
安全生产不仅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改善民生的内在需要。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必然选择。本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相互促进的,但是,如果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出现矛盾时,如果不顾客观情况强行推进,必然会被其惩罚。近期频发的城市工业事故就是违背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规律的产物。
那么如何防范日益严重的城市工业事故灾害?首要的问题在于预防。做好预防是当前防范城市工业事故灾害的最有效的途径。各个城市都应该做好工业事故危险源的摸排、警示和预处理方案并向社会公开。这是防范城市工业事故的基础。其次,要明确责任。要建立预防城市工业事故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确定一个危险源一个安全监督管理责任人,在土地开发利用、企业技术改造、城市建设等过程中进行监管。三是要从长计议。一方面要有组织的安排现有危险源的搬迁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长远规划。全国要统一一个标准,即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给城市发展留下合理的拓展空间。特别是要向发达国家学习,确定工厂企业要远离城区。在一定半径内不准建设工厂和仓库等等。为城市发展预留空间。
如何防范日益严重的城市工业灾害?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