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尽量不在八月来上海


上海这两天热死人,我却带着部门两个同事无怨无悔地来这里出差。

早晨出去吃早点,只在太阳下走了三十米,居然汗流浃背,而且低头看路时居然“汗滴禾下土”。看着路边辛苦操持着小买卖的人们,真是不容易。昨天电视里已经公然预告,因天气原因,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参观世博会。

这两年中国就没消停过,自打汶川地震后,大灾小灾此起彼伏,其中也有许多是人为的,比如各地的矿难、幼儿园的血案。当然,眼下全国人民还是聚焦在甘肃的泥石流上,温总理也再次冲到了第一线,和那些做小买卖的人一样,伟大的阿宝也颇为不易,太平总理是没什么指望了。

如果放在古时,遇到这种天灾人祸的年代,皇帝们总会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找不到原因的的就下一道罪己诏,向全国人民表示,一定是自己好生之德积的不够,让老天生气上火,才有了如是这般景象。接下来,皇帝要表示自己一定要好好干,让天下苍生能过上好日子。

天灾不好说,但那些人为灾难的后面却实实在在地反映了当下社会愈发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在许多事件背后政府的不作为或是过度作为,但很少见政府能出面给受苦受难的百姓一个解释,遑论“罪己诏”了。

我很少在博客上发这种无用的牢骚,今天实在是忍不住。

近一段时间来,本着低碳和健康以及另外不可告人的目的,我上下班基本以地铁出行,现在渐渐习惯并对开车上下班简直深恶痛绝,颇有陶渊明“觉今是而昨非”的感觉。除了客观上确实起到了低碳减排的作用外,由于北京人口众多,特别是坐地铁的人口也众多,一路站下来,基本上不用担心本人一度发福的肚子。而且,每天多了近两个小时看书的时间,要知道,21世纪什么最重要,时间最重要!以前开车的时候,同样由于北京人口众多,路上开车的人也众多,且越来越多的新手上路,导致了开车不仅是一件重体力活,同样也是一件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脑力活,所以开车的时间不仅没有提高效率,反而直接导致人的体力精力下降,并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了路上。

这段时间,我已经在地铁里攻读了《往事并不如烟》、《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几本波洛和马普尔小姐探案系列、《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词鉴赏》、《古德里安回忆录》、《闪击苏联》、《三国志蜀书》等,一天多了两个小时,一年就多了六百多个小时,那就是小一个月啊,不得了。

所以,我现在看着那些天天在车流里挣扎的开车的人,心里就说,我一年比你丫多活一个月。

晚上吃完饭,由于不好打出租,走了两条街,那汗出的,看着手机上北京的天气预报,真是归心似箭。

意味老人不去世博会了,本人以后则尽量避免在8月这个北方已经渐有秋意的时节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