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也改改自己的脾气,来一把人云亦云,改“一味谴责官员”为“一味谴责媒体”。随邓子庆先生怎么说,俺患了“短视的‘监督恐惧’”症。
文/孙金栋
8月1日从新华网上读到王广生同志(因不知性别)发表在光明观察上的奇文“‘直播门’不应一味谴责官员”。这篇奇文除了“一边倒”地指责网络“一边倒”的舆论,还指名道姓地批评邓子庆先生认为这“源于短视的‘监督恐惧’”不妥。
本人原来属于不假思考地“一味谴责官员”的愤青类,原散见于几个网媒的拙文,不知何故有的被封杀了。可能是属于“一味谴责官员”的“不合时宜”。那咱们“转弯子”就是了,咱不一味谴责官员,咱一味谴责电视媒体。顺着王广生同志的“四不”思路,一边倒地谴责江苏电视媒体:
江苏电视媒体对“直播门”“描述不客观”。“哪个让你直播的?”难道都不懂得这是领导是在询问吗?你如果有被领导责问的感觉,那是虚幻的、不真实的感觉。因为,你不常在领导身边,不了解领导的习惯口气。再说,就兴你们平日里以无冕之王出现,居高临下,对人家吆三喝四,就不能设身处地、转换角色,让人家也对你来个居高临下。你们是“只许百姓放火,不许省官点灯”!人家口气大一点就受不了,而且不回答官员问题,所答非所问,目中还有人吗?
江苏电视媒体对“直播门”“业务不扎实”。如此重大的突发事件,作为省电视台,应该组织精兵强将采访现场,而且至少要派主持业务的副台长抓总牵头。从视频看,现场记者可能是个新手,业务能力不扎实,对电视画面切入不熟练,连基本的语言逻辑、语言表达都不过关。如果,这样直播出去有失省台水准。领导不让直播,是维护了你们的形象,是帮了大忙。再说,你们也该向王广生同志去多请教电视业余直播技巧,十成人们不仅是评论家,说不准儿还是电视直播业务专家呢!要不然,内行把门道说得一套一套的。
江苏电视媒体对“直播门”“程序不合规”。还是王同志说得对,你别管它爆炸现场直播急不急,直播程序不能乱了方寸。不妨来个三步曲:一是,先向政府请示能不能直播;二是,搞个详细的书面直播方案让领导批一批;三是,再搞一个象电视剧分镜头那样的直播计划。最后,才是“慎重考虑”那个记者什么时候上,那句话什么时候问,不能只顾“冲到前线,拍摄一些惊心动魄的画面”。
江苏电视媒体对“直播门”“信息不全面”。你们最大的错在于老子天下第一,没有想到“省市领导都在现场指挥,官员最了解事件的最新进展,也掌握最权威的信息”。而且,“过于浮躁,一心想着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你们应该精通“难得糊涂”,晓得怎样不影响领导形象地现场采访。而且,要懂得如可回避不该让公众知道的“负面”,如何突出多报领导亲临现场指挥、救火英雄光辉形象和事迹。最有力的话还是王同志翘起来的结尾:当把询问报道为“喝止”时,当把眼球经济推上荧屏时,当把不全面的信息呈现给公众时,媒体是不是也要好好反思了?这三个排比“当把”,击中了江苏电视台在此次“直播门”中所有问题的要害。
俺也改改自己的脾气,来一把人云亦云,改“一味谴责官员”为“一味谴责媒体”。随邓子庆先生怎么说,俺患了“短视的‘监督恐惧’”症。
但笔者对王广生同志认为:“询问直播的相关情况,是对群众负责、对媒体负责的表现,不仅不应该被批判,反而应该得到肯定”。俺至少现在什么也不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