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让我很失望
欧阳君山
如果说过去不分青红气皂白弄一个富豪榜尚情有可原的话,今天的富豪榜则更应该强调企业和企业家的财富透明和社会责任,尤其在当前的社会氛围内,更应该突出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而不是一味去揭秘富豪们的奢华生活——可能也没有哪一个企业家真正认为自己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过一种奢华的生活。
——题记
就在有80后女子声称“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肯在自行车后坐上笑”引发沸沸扬扬的大讨论时,中国富豪们的生活可能再一次引人注目。
可谓名副其实,该报告非常注重用数据说话,而且十分详细。比如它提到富豪们青眼有加的某名酒,今年的价格高达17580元,比去年增长17.4%,而4年前的价格为9800元,平均每年上涨10%。再比如,报告提到富豪们平均拥有4.4块名表和3辆豪车,并一一列出富豪们最青睐的手表、珠宝、时装、商务车和自驾车等各是什么名牌,不厌其详。
关注富豪无可厚非,尽管近几年来,胡润“百富榜”引发了不少争议——不只是因为存在“杀猪榜”之嫌,好一些荣登百富榜的人直接从榜上跌落狱中,最近的当然便是曾三度成为首富的黄光裕;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富豪榜本身的意义产生了疑问,最明显的,它会不会鼓励和引导整个社会拜金呢?再比如,一些富豪根本不愿意上榜,甚至不愿意接触胡润,这背后是不是也值得思考呢?
不管如何,首先应该肯定一点:榜的存在确实必要。我们常常会说到榜,不只是百富榜,也包括其他形形色色的榜,比如学生时代都知道的成绩榜,而所谓金牌、银牌和铜牌,实际上也是榜。那榜的本质是什么呢?毛泽东和金庸都说过,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争斗。这个话很有道理,但似乎应该换一个更普适的说法,即:凡是有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地方,就会发生价值高低的比较。所谓榜,就是要确定价值的高低,它解决的是一个社会什么人成功、什么人失败、什么人光荣、什么人可卑、什么人有价值、什么人无意义的问题。每个时代、每个地域、每个社会,都会有自己的榜,不是这样的榜,就是那样的榜。正因为每个人都争相上榜,社会获得了前进的动力,可以说,榜是一个社会前进的发动机。
既然榜本质上属于社会的动力,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更广义地说,在市场经济社会,富豪榜不仅无可厚非,而且恰得其所,完全可以大搞特树。如果不让成绩突出的企业和企业家榜上有名,获得社会的承认、尊重和荣誉,我们的价值准线何在?谁又是社会的榜样?又如何在社会上形成崇尚创业致富的氛围呢?极而言之,如果今天继续推行“文革”中那一套“谁革命,谁英雄”的价值榜,经济建设从何谈起!
问题是什么样的榜,社会不是一个榜弄到底的,文革的榜与改革的榜就截然不同,改革至今的榜与改革当初的榜也明显有所区别,如果说过去不分青红皂白弄一个富豪榜尚情有可原的话,今天的富豪榜则更应该强调企业和企业家的财富透明和社会责任,尤其在当前的社会氛围中,更应该突出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而不是一味去揭秘富豪们的奢华生活——这究竟有什么意义呢?难道就是要强调富豪们过得奢华、活得高碳?
可能也没有哪一个企业家真正认为自己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过一种奢华的生活。娃哈哈的老总
在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江苏华西村村口,矗立着一块石碑,上书原村支书
应该说,胡润百富榜及其衍生“产品”是颇有影响的,过去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当然也希望它继续推动中国的前进。2009年2月,在“中外名家大讲堂”为
本文刊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