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消息,房租上涨推手的罪名再次指向了房产中介。监管机构近日进行市场调研得出的结论是中介哄抬房租成为此轮部门城市租金上涨的部分原因。业内人士今日向新浪财经爆料称,北京区域个别中介公司因房租上涨,仅一个月就净赚千余万”[1]。
这个标题是个问句,答案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当然可以,天经地义。政府对此的回答则是当然不行,赚取差价就是非法的,是要严格监管的,这些收入是无良中介的不义之财。
我一直强调的一个观点是,消费者(租房者)在任何时候都保留着不租、不交易、自行与业主交易的权利(如果是中介胁迫其租赁就是刑事犯罪了)。当租房者愿意寻找中介为自己找房,那么他享受了中介提供的服务,这种服务虽然是无形的,但是确确实实是一种服务,因为租房者还有一个选择就是自己敲开小业主的门,然后询问是否愿意出租,愿意以什么价格出租等。
当中介全程代理出租时,他承担了房屋租不出去空关的风险,也就是说即便租不出去,他也要向业主支付协议好的租金。那么,当中介赚取差价时,是对其承担风险的回报,如果没有这种回报,中介就不会提供这种服务。租房者也不能以最低的成本得到自己想租赁的房屋(觉得自己受中介欺诈的租房者完全可以不受中介的“剥削”,绕过中介自己去租的途径始终是存在的)。
另一方面,为什么业主愿意让中介全程代理?这就是比较优势,中介对市场较为熟悉,能够提供专业的服务,业主委托中介时可以省掉许多麻烦,同时平均来看,非专业从事租赁业务的业主自己去寻找租户时将付出更高的代价。
文前引用的“业内曝房产中介哄抬租金每月多赚千余万”这种报道纯粹属于以偏概全的报道,将市场供求关系、政府过度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归罪于中介,既不客观,也不全面,对全国民众是一种误导,所假借的“业内人士”敢于站出来吗?
其实,如果通过哄抬房租可以如此容易地赚大钱,一定会造成市场上中介蜂拥而进,竞争的结果会使其获得的利润大幅下降,那么政府认为囤积房源的中介不破产才怪,断断用不着政府高举监管的大棒寻找政策失误的替罪羊的。
且看看当前中介的生存状态: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只见到中介关门,而不见中介大面积开张,也许是中介赚得太多,不好意思了吧?我不知道天才的经纪人学会的专家如何解释这种有钱不赚的现象,也许用某些专家的道德观更加容易解释吧。
[1] 业内曝房产中介哄抬租金每月多赚千余万,可参见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g/20100708/14598258329.shtml。
中介代理出租可否赚取差价?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