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免费的教育,免费的医疗


    

免费的教育,免费的医疗
免费教育原来并不难
     王军荣(教师) 

陕西神木的免费医疗曾引全国关注,距神木412公里的陕西吴起县,再一次触动国人神经:3年来,这个县一直推行“全民免费教育”,从幼儿园到45岁以下青年。教育和医疗两大难题,在这里,被一纸通告“免费”二字化解。
(7月5日 《新京报 》)

神木可告诉我们,原来医疗是可以免费的;吴起告诉我们,原来教育是可以免费的。而医疗和教育却是老百姓身上的“大山”。

神木的钱不多,吴起的钱也不多,两地却搞起了“免费”,而全国比神木和吴起钱多得多的不少,有些地方甚至是“富可敌国”,然而,却很难吐出“免费”二字。

两地的免费,似乎都归功于当地的官员,因为在官员的观念中存在着,“教育上花再多钱都浪费不了”;存在着“民生是高回报投资”,因此也就能够“心想事成”了,官员并不怕反对,因为深深地知道,如果反对民生工程,会被百姓骂。

官员追求政绩并没有什么错,错的是,追求的政绩不怕老百姓骂,却怕上级领导不满意,因为能够决定乌纱帽的是上级领导,而不是老百姓,因此,我们也经常能够见到,那些被老百姓骂娘的官员却升得很快,有些腐败官员更是边腐败边升迁。

民生工程应该成为官员最大的政绩,只有如此,才能赢得老百姓的赞许。然而,当老百姓无法决定官员乌纱帽的背景下,无论是神木还是吴起,是很难起到榜样作用的。

调查显示,吴起这个曾经的贫困县,目前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有钱,而“全民免费教育”也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耗钱。因此,各地想要仿效吴起和神木,并不难。难的是制度的催化,难的是不想将钱花在民生工程上。近日,四川遂宁教育局长收购两所中学,并在学校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公办学校改制为私立学校。一边是“假民办”攫取老百姓的钱,一边却是免费教育,这两者的高低之分,不言而喻。如遂宁的“假民办”遭遇公众质疑之后,仍然坚称没问题。我们又能奈若何?


免费的教育,免费的医疗,为何总不能成为“燎原之势”?
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7-05/0131206091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