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视力检查标准


      由于小儿视力尚未发育完全,所以检查方法有一定特殊性。
测量小孩的视力,首先跟受测的小孩解释如何指出“E”缺口的方向,并变换“E”字卡,朝4种不同方向(上下左右)。让小孩坐在椅子上,以眼罩(或纸片)盖住一眼(但不可压迫到眼球)。此时可能需要大人在旁边诱导小孩专心看视力表。
由最大的“E”字开始指。小孩每指出一个字,便予以赞扬鼓励,给他信心,直到小孩能指出最小的一行字,并记录视力。同方法测量另一只眼的视力(如果小孩的眼睛累了,可以让他休息一阵子再测量)。    
三四岁的小孩,应该可以看到0.6的视力。五六岁时应看到0.8。六岁以上的小孩或成人应该有1.0的视力。若达不到标准,则应找眼科医师诊治。
近视眼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分类方法不同,所归纳出的类型也不同。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分类法。
(1)按照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分类1、单纯性近视眼,又称发育期近视眼、学校性近视眼、青少年近视眼等。指在生长发育期,为适应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近视眼,通常到身体发育停止后(25岁左右)趋于稳定,近视度数多在6.00屈光度(俗称600度)以内,双眼多较对称。远视力明显下降,但近视力正常,用适当的镜片可将远视力矫正至正常水平。除眼轴相应延长外,眼其他组织的结构及功能均正常,很少出现并发症。2、病理性近视眼,具有遗传因素,发生早,并且成年以后近视仍然发展,又称进行性近视眼。其特点是眼部组织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早期表现可有原因不明的视力下降,眼底黄斑中心反射减弱,玻璃体轻度变性以及眼部刺激症状。到晚期可合并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脱离、黄斑。
(2)按照屈光成分分类  1、轴性近视眼,是指由于眼球的前后轴发育过长所引起的近视眼。这种眼的屈光力正常。绝大多数近视眼属于这种类型。2、屈光性近视眼,眼轴长度正常,是由于眼的屈光系统的屈光能力发生变化,即屈折力过强引起的近视眼。如圆锥角膜、球形晶状体使角膜或晶状体的弯曲度增强;房水成分的变化或晶状体硬化混浊导致屈光指数增高;玻璃体液化屈光指数降低都可造成近视现象。
(3)按照近视的程度分类  1、轻度近视眼,在-3.00屈光度(俗称300度)以下者。2、中度近视眼,-3.00-6.00屈光度者。3、高度近视眼,-6.00屈光度以上者。
(4)按照是否有调节作用参与而分类  1、真性近视眼,在无调节状态下,眼的远点位于有限距离之内。2、假性近视眼,由调节痉挛(看远看近均有调节)引起。3、混合性近视眼,假性和真性近视的因素同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