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不会死,他们只会慢慢消失…..”,当笔者得知“横行”车坛近20年的捷达即将退出市场时,心中涌起的,是一阵阵的感伤。
不得不承认,捷达早该退出了!当1991年捷达在长春上市时,笔者还是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而今却已年近不惑。从“老三样”的风光、几乎独霸长江以北出租车领域的豪气,到以“捷达之家”作为品牌忠诚度代表写入中国汽车史的光荣,捷达,在中国大众车型里,是该获得“终生荣誉”奖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许正是因其“横行”已久,对于捷达退市,业内曾有过很高的呼声。作为一款1991年就上市销售的古老车型,如果想要“永葆青春”,在面临着汽车行业低碳节能趋势的当下,几乎就是一个“背道而驰”的“反潮流代表”。然而,如果不是市场需求的长盛不衰,捷达又何以傲立车坛近20年?!想一想它的动力,它的经久耐用,它突出的性价比和紧随潮流的不断改进,在它即将退出市场之际,就不该道一声“珍重”么?!出租车行业是最能检验汽车品质的行业之一,那么,请了解一下那些奔忙于路上的“的哥”、“的姐”,看一看他们对于捷达,有着怎样浓厚的化不开的情节!
从“30万公里无大修”、“捷达之家”到“百万公里捷达挑战高原”,捷达的系列公关宣传,并没有太多的花哨。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莫不是建立在使用者对其信任的基础上。它就像那些将它生产出来的、朴实的东北人,粗糙,但可靠。如果说因它“占有”市场时间过长而对其苛责,那么,耻辱的不是捷达,而是为什么长久以来,我们没有造出和它一样朴实的、经久耐用的车型!今天,当捷达即将退出市场之时,放眼车市,真的有配替代它的后继者了么?!
毋庸讳言,厂家当然以赚取利润为天职,即使是作为“企业好公民”代表的一汽大众。捷达在市场上的畅销,当然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如果说仅因此才使得一汽大众不愿让捷达“退役”,是有失公允的。当一个产品在市场上仍广受欢迎之时,请告诉我:企业为什么要放弃这些理应到手的利润呢?!
回到长春,看到那些匆匆驶过的捷达,我仿佛看到的是一个个同样出身于一汽、并仍工作于斯的兄弟,我的手足!他们,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而言,曾经背负了太多的责任,却默默前行。今天,即使在苛责声中,他们也将站好最后一班岗,然后黯然离去。。。。。
向捷达的背影致敬!对即将到来的“继任者”,我将以期待、但审慎的目光来欢迎。(本文专供新浪,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