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房价过高”很多年
本周,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了北京城镇居民住房需求及满意情况调查,尽管媒体都用“九成”居民认为房价过高来报道此消息,但是仔细看了调查内容,才发现认为高和偏高的受访者共计98.1%。其中,87.1%选择高,11%选择偏高。四舍五入,让人觉得可能标题用“近100%的居民认为房价过高”更接近事实。
“90%的人认为房价过高”这样的文字出现媒体上,怎么看都不觉得新鲜,大家“认为房价过高”已经很多年。随便搜索了一下相关的新闻标题,从2006年起,先后有90%购房人、90%学者、90%市民、90%网友、90%的居民都表过态“认为房价过高”了。
最让人感慨的是2006年5月的一次媒体现场调查,“90%的购房人认为房价过高”,购房人当时的原话是:“比如远洋山水,从2003年的3000元/平方米到2006年6000元/平方米,三年时间涨了3000多块钱,确实让人难以接受。”而据网上报价,现在远洋山水的二手房均价大约是25000元/平方米。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2009年相关机构发布了一份“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报告”,其结论是“9成学者认为房价过高或较高”,不少网友看到这条消息后,要在网上发起“人肉搜索”,希望把剩下的10%学者找出来,质问他们为什么还没有“认为房价过高”。
整理“认为房价过高”近五年的新闻史,发现独缺了一类统计,那就是政府官员中到底有百分之多少的人“认为房价过高”,这些年来,官方,尤其是地方政府的主流口径一直是“认为房价上涨过快”。
区别在于,“认为房价上涨过快”可以规避一个最敏感的问题:房价到底会不会降?今后是慢点涨呢,还是慢点降?如果房价稳下来了,就解决了“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但问题是,如果房价稳定在当前的水平上,“90%的人认为房价过高”的新闻岂不是还要在媒体上继续很多年?
整理这段历史还会发现一个让人担心的问题,如果2006年起,就有90%的人认为房价过高或偏高了,那这五年因为忽视这90%的感受,楼市到底积攒了多少潜在风险呢?是不是迟早要还的呢?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