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7月9日,北京迎来难得的清凉,上证综指开盘后一路狂奔上涨。民族证券的韩浩则认为,上半年大盘一方面受制于流动性收紧,另一方面又饱受融资规模扩大之苦。历史经验显示,一轮高级别的调整底部的产生,必然是政策底、经济增长向上拐点、上市公司业绩向上拐点三重因素叠加产生共振的结果。 |
7月9日,北京迎来难得的清凉,上证综指开盘后一路狂奔上涨。位于海淀区万寿路附近的中投证券营业厅里,三五成群的散户们围坐在一起,互相交流投资心得。由于上半年中小投资者被套太深,当天A股的上涨并没有带给他们过多的热情。 “上半年股票跌了,我还是看得开的,周围的朋友没有赚钱的,要赔大家一起做伴儿。”李红扇着扇子,漫不经心地说。4月,李红买入了贵州茅台。 “当时以为跌到头了呢,禁不住诱惑就145块钱买入了。谁知,上证指数结束了3140点左右的胶着状态,开始下跌,泥沙俱下。贵州茅台业绩好也难逃下跌命运。”李红说,“前几天有过反弹,但我没有割肉,不甘心呀。” “你割到哪儿了,腰还是大腿啊?”一位大爷以为记者也是被套的股民,很热心地劝导说,“大势不好,我上半年也赔了两成多。但还是要挺住,不能轻易离场,心疼也要想开点。” “天气太热,营业厅有空调凉快,最近来这儿看盘的股民特别多,但大家很少进行买卖操作,都是过来互相问问,安慰一下。现在,我们对于后市也很迷茫。”工作人员郭磊说。 跌幅居全球股市之首 3000点、2800点、2400点……2010年股市上半场在股民们一个个“假想”的大底中连续失守,6月30日,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继续破位下行,沪综指以失守2400点的方式惨淡结束“上半场”。从年初至今,沪综指累计下跌26.82%,在全球主要股指中跌幅居首。 7月开盘第一周,A股迎来9只新股密集发行。7月6日,今年最大IPO农业银行接受投资者网上申购。理论上,新股冻结资金总额将超过1万亿。 “一有大盘股上市,投资者的心理就受打击,二级市场持续疲软。”国元证券姜绍平说。受此影响,上证综指持续下跌。7月9日,第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放出消息称,下半年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令人意外的是,A股在煤炭、房地产、金融板块的护盘下,反攻上涨55点,报收于2470点。 2010年年初时,各机构投资者还高调宣称:“A股市场会实现风格转换,大盘蓝筹股时代将到来。”股市的涨跌似乎总是事与愿违。股指期货上市后,不仅蓝筹股没能等来春天,在年初还一路狂欢的创业板、新能源概念股,现在也一泻千里。 统计数据显示,剔除年内上市和停牌的股票,截至6月30日收盘价计算,可比的1659只A股股票市值较年初相比,大幅减少58779亿元,相当于“蒸发”了三个中小板的市值总额。受累于股市震荡下跌,上半年166只标准股票基金全部出现亏损,净值缩水5000亿元,平均下跌18.51%。 从全球来看,截至6月29日,美国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年初以来分别下跌了5.35%、5.90%和6.62%。截至6月30日,香港恒生指数下跌7.97%,而欧洲跌幅最大的法国巴黎CAC40股指下跌12.88%。总体而言,沪深股指上半年跌幅超过全球的其他主要股指。 虽然很多中小股民都劝自己要想开些,但更多的是不甘心,“一波又一波的连续下跌,与持续回暖的经济大势相比,太让人费解了。” 过分悲观造成阵痛? “A股市场要么涨过头,要么跌过头,主要是投资者对股市的态度太情绪化。”嘉实基金的张焘在回复本报记者的短信中说,“上半年股市跌这么多,显然是因为过分悲观。” 回顾上半年的股市,每一次下跌似乎都能找到“政策市”的影子。国元证券姜绍平分析认为,上半年由乐观预期转为悲观预期,主要是因为国内宏观经济紧缩和房地产调控以及国际上欧元区债券危机蔓延的影响。同时,大经济周期产生的经济转型拐点,传统主流产业受到挑战,新兴产业有待崛起,两者的矛盾和斗争提前反映和阐释到股市上,造成A股阵痛。 民族证券的韩浩则认为,上半年大盘一方面受制于流动性收紧,另一方面又饱受融资规模扩大之苦。 公开市场操作方面,上半年,央行净回笼资金一度高达4520亿元。同时,央行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力地控制了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而自IPO重启以来,两市共有281只股票获准IPO,其中268只股票已经挂牌上市,合计融资规模达到4052亿元。 “资金的相对匮乏,使得上半年A股的反弹总是呈现‘一日游’的现象。”韩浩说。 等待底部确认 上半年的A股市场只能用一个“囧”字来形容,下半年能否迎来艳阳天? 7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PMI(采购经理指数)跌至52.1%。在5月急跌了1.8个百分点后,6月再跌了1.8个百分点。作为经济基本面的先导性指标全社会用电量,6月份增速也大幅回落。 “社会需求增势减缓是PMI回落的主要原因,未来这一趋势还将继续。此外,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扩散、汇改推动人民币升值、取消出口退税等因素,预期中国未来出口增速将大幅放缓。”民族证券徐一钉分析说,“如果中国经济增长在三、四季度回落到10%以内,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也会随之下降,那么下半年股市很难有起色。” 不过,很多乐观的机构投资者却认为,目前经济增速放缓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出现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极小。而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紧缩预期有望改善,流动性紧缩强度也将逐渐放缓,这些因素都将促进A股市场展开反弹或反转行情。 目前,紧缩的货币政策有松动迹象,连续七周以来,央行已累计向市场注入资金8880亿元。从金融市场的资金角度看,未来的通胀预期,预示着资金流动性会增多,这对证券市场是个中期利好。 韩浩认为,下半年的投资思路依然是风格选择优于行业配置,战略新兴产业、区域经济振兴政策带动相关板块是值得关注的,汇改对金融地产股也是一种刺激,将提升其吸引力。但一切都要等底部区域确认后,再做定夺。 历史经验显示,一轮高级别的调整底部的产生,必然是政策底、经济增长向上拐点、上市公司业绩向上拐点三重因素叠加产生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