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后,脚踏实地前,抬头看看城市的表情


一调吓一跳

 

——再说《北京楼品大调查》

 

 

地产界被一片“仰望星空”的巨大头象所覆盖,什么“低碳”呀“绿建”呀“生命在高处”“科学筑家”呀,仿佛也是社会的“支柱”推动力,可以引领整个社会向前了,但当我们“脚踏实地”地去丈量他们开发的小区时,却发现反差是如此之大,乃至一些问题要比我们想象的严重。

 

北京晨报这次联合全国五家主流媒体以及新浪、搜狐所作的“北京楼品大调查”,刚刚进行一周就发现所暴露的问题,可以说,一调吓一跳!

 

昨天听了调查组的简单汇报,除了通常的质量问题、延期交房问题、物业管理问题,还有几类新问题比较有代表性,值得一说。

 

比如,绿隔问题,“城市的肺”,虽然这个人造肺上有“遗留斑点”,但一些地产企业利用这些遗留扩大斑点,建了房子,且是高档社区,很多在政府还是悬而未决的问题都被一些企业给“自行解决”了,盖成房子先卖了再说,这势必造成政府的被动。比如改规划问题,在我们上周调查的四个别墅区,有三个是非别墅用地,另有四个小区在卖地的招标书上是商业配套用途的面积,被改成LOFT当住宅卖了,这样的后果可想而知,未来也会要政府承担;再一个是一些高档社区的代征代建绿化带问题,明明是“代征代建”,现在却成了某些明星楼盘的私家花园,不向公众开放,类似这样的问题,不是质量问题,不会造成“楼歪歪”、“楼脆脆”,但你能说他立得正、立得住吗?城市规划是基于城市发展所做的整体空间布局,和未来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随意去划一刀、塞一团,挤一点,如果城市有表情的话,那一定是很痛苦很无奈的=样子。

 

这次“楼品调查”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关注,可能就在于它调查的是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楼品”,楼品即人品,还不是简单的建造质量问题,而是涵盖了楼盘的诚信度、美誉度以及对公共社会的贡献度或侵害程度。在一个规划为CBD商业的地方建一些低档出租房,当然卖得好,从资金的回报率来说,也不差,但对片区的贡献呢?凡此种种都说明了,责任地产这个责任不仅要对小区的业主负,还要对全社会来负责,由此来判定一个企业、一个社区她的品格和德行,行多远,值不值得追随。

 

因此我们的地产商,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要脚踏实地。

 

现在调查之后,我还想在中间还插一句:仰望星空后,脚踏实地前,抬头看看城市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