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会坚持下去”证伪“跪谢纯属自愿”


“还会坚持下去”证伪“跪谢纯属自愿”


柏文学


    “重庆900多名高中生毕业典礼跪拜老师”事件在网上引起轰动与争议。反对的网友认为,学生是“被自愿”的行为。校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生感谢教育他们的老师,是天经地义的”,跪谢纯属自愿,“这样的感恩礼节还会坚持下去”。(现代快报6月8日)


    网友认为学生是“被自愿”,完全出于这样的常识:“纯属自愿”很难有整齐划一的行动。个体就是差异;独立的个人意志和自愿的先前认知,各个个体必然存在异议。对于“要不要下跪”来谢恩,900多名高中毕业生,肯定会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如果是集体下跪了,就很难说是全部“纯属自愿”。至于说“学生自己组织谢恩”,究竟是哪位学生先想到下跪的?究竟是怎样得到全体学生的响应的?其中有没有、有多少“被自愿”的?那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才能调查清楚。至少社会经验告诉人们,“被自愿”比“纯属自愿”更加可信。


    校方“跪谢纯属自愿”和“还会坚持下去”的表述,有一个显而易见的悖论。“跪谢纯属自愿”的主语显然是学生,那么“还会坚持下去”的主语是谁呢?若还是学生,那么这些学生们都毕业了,毕业后怎么“坚持下去”继续“跪谢”呢?毕业后是否还会坚持“跪谢”下去,校方怎能先验而知呢?如果“还会坚持下去”的主语是校方,那么事情就很明白了,是校方要让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集体下跪谢恩。既然是校方要“坚持下去”,那么学生“跪谢纯属自愿”便不攻自破。两者无法互为因果;“还会坚持下去”便证伪了“跪谢纯属自愿”。


    跪拜事件的舌战口水纷纷扬扬。表面上分歧在于“该不该谢恩”,“要不要下跪”,“是不是自愿”,实际上校方的表述颇有混淆概念之嫌。学生集体下跪和学生谢恩老师是两件不同的事情。按照校方说法,下跪是为谢恩老师。但是人们认为,下跪有损独立的人格与尊严。其实,人们并不否认学生谢恩老师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的分歧在于,学生谢恩老师,是不是一定要采取下跪的方式?有没有其他更加和谐和美、快乐活跃的方式?进而言之,学生集体下跪,是不是表达谢恩老师的最佳方式?如果学生下跪“被自愿”,校方的诚信又在哪里?


    人们对于下跪的反感,来源于人权意识、平等意识、人格意识的觉醒。多年来,帝王将相的影视画面上,充斥着群臣集体下跪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的镜头,早已引起审美疲劳。皇权观念经不起现代民权观念的荡涤。某社会英语学校要求学员集体下跪,某演员招徒让徒弟下跪拜师,都被人们茶余饭后嗤之以鼻。即使跪天跪地跪父母,也不再被人们津津乐道。三纲五常规定的社会秩序适用于过去,未必适用于21世纪的现代文明。子女孝敬父母长辈,应当通过尊重、照料和理解来体现,而不再是下跪与唯命是从,更不是“父叫子亡,不得不亡”。


    更多的事实是下跪成为惩罚手段。四川泸州一技校女生因为与任课老师顶嘴导致全班同学被班主任罚跪长达20分钟,事后班主任袁老师则认为此举是对学生负责;慈溪一中学副校长被曝酒后打骂学生,并逼学生下跪;四川郫县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因几名学生调皮,对全班60余名学生罚跪一节课;重庆石柱县桥头小学一学生因不跑操被教导主任扇耳光并踢伤下体,一阵暴打后又命令其下跪认错。这些不久前发生的事情,也反映部分老师如何理解下跪的象征意义。至于上千村民跪在市政府门口求见,那就是放弃主人权利和公民精神来示弱求情。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说过,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是我们跪着的缘故,所以我们要站起来。讽刺的是,在不同的意识形态阵营,都认可马克思是世界级的千年伟人。这可完全违背马克思的思想原则。既然我们认为马克思是伟人,是我们的榜样,那么我们就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原则,就应当站起来,站在历史巨人的肩上,也就不应当认为马克思是伟人;作为教书育人、培养新时代主人的学校,作为培养国家公民的老师,也就应当不赞同学生们用集体下跪的方式来谢恩。


《重庆近千名高中生毕业跪拜老师 疑“被自愿”》
http://news.163.com//10/0608/04/68KNBT8700014A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