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财政部、发改委等4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对插电式混合动力合纯电动乘用车的补贴最高分别为5万和6万元。对这两种车型补贴直接发放给车企,企业再用正常售价减去补贴后出售给消费者。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排量在1.6升及以下、综合工况油耗比现行标准低20%左右的汽油、柴油乘用车(含混合动力和双燃料汽车)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贴,由生产企业在销售时直接兑付给消费者。
新能源补贴鼓励技术创新:初衷虽好,但未必如愿
很显然国家在此时推出新能源补贴方案,其初衷无疑是想以资金让利诱惑企业大力发展技术创新(新能源代表这最新的汽车技术)并最终现成规模化。但初衷美好,却未必如愿。
首先大力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谈不上引起技术创新,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的核心技术就是电池,而这种电池国内早已研发出来,鼓励厂家生产这种车如其说是推进技术创新,不如说是推进锂电池等规模化产业化,但是各大企业只需要采购这种电池就好了,根本谈不上车型技术开发。这还只是其一,更为核心问题是电动车的能量来源于能源来自于电网,而中国电网82%的电力来自煤炭,而煤炭是典型的高排放高污染能源。
鼓励发展新能源其本质就是提高能耗效率,降低污染。事实上,由于中国以煤炭资源为主,与其大力鼓励电动车还不如鼓励传统汽油机节油技术的创新(如大力研发燃油分层喷射、无限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涡轮增压三项于一体发动机)以及燃油效率更高的高效能柴油发动机,当然真正的新能源大概要算如氢动力等的燃料电池车,这种技术就更值得鼓励开发了。但是国家只对
与此同时,新能源补贴方案能否有效的让消费者得到真正的实惠,并刺激他们购买也是难题。
补贴方案能否让消费者得实惠迷雾重重
由于对插电式混合动力合纯电动乘用车的补贴直接发放给车企,企业再用正常售价减去补贴后出售给消费者。这种补贴方案消费者能否得实惠要打一问号。以东风本田混合动力版思域为例,市场定价26.98万元,在新能源补贴方案未出之前,市场价格,优惠幅度超过6万元,此次新能源补贴方案出台后,要想企业在市场价格基础上,再让利国家补贴的资金(以思域混合动力版为例,意味着补贴后卖15.98万元)恐能实现,而对于那些优惠幅度小或者无优惠的新能源车,在国家补贴之后是否会搞加价提车也未可知。这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依然将居高不下,那么实际销售也恐难有起色。而对于那些还未上市的新能源车,由于有了补贴,很难避免车企故意定高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这在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的惠民工程中司空见惯。
最后不得不说,补贴的五个城市都有强势的汽车企业,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当地政府会否出现地方保护?外地车企能否享受和当地车企一样的待遇?都是问题,如果地方保护不除,企业之间不能现成竞争,那么技术创新也将成为空谈。(贺球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