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以旧换新延期叫好!


     记者一般很少公开赞扬政府部门,但在面对国民经济支柱的汽车产业政策上,相关管理部门似乎越来越轻车熟路了。在公布新能源车试点补贴和节能车型补贴3000元后,商务部又迅速将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期限将由2010年5月31日延长至2010年12月31日。无论是从经济意义还是从社会意义上而言都是一件得民心之举,需要改进的是相关流程和措施的规范,相信有了前期的经验之后,推进以旧换新会来得更为顺利。
   从经济意义上而言,截至5月31日,全国共办理汽车以旧换新申请车辆12.7万辆,补贴金额17亿元,拉动新车消费150亿元,与预期的还有差距,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也被称为是近年来宏观调控成本最高、效果最差的汽车政策,但这不是因为政策本身有问题,而是相关配套政策不合理,因此仍应该加以改善。即使通过新车消费150亿元所获得的税收(还有增值税、所得税、车辆购置税)而言,就已经超过17亿元,从账面上来看,政府并没有亏钱。而且,通过新车消费拉动的相关产业链又是一笔天文数字。怎么算来,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其实政府对相关的经济帐心中很有数的,就拿去年1.6L以下乘用车减半征收的购置税而言,2009年反而实现了1163.17亿元,同比增长17.5%。
   其实以旧换新的最大意义不在于经济上,而在于社会意义。首先,此项政策相当于返利于民,怎么说也是得民心之举。商务部也声称,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不仅促进了汽车消费,更重要的是加快了淘汰高排放、高污染“黄标车”和老旧汽车的进程。在汽车快速走入家庭的今天,所造成的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环保部门的研究表明,1辆汽油“黄标车”污染物排放量甚至是国Ⅳ车的28倍,如果通过以旧换新淘汰10万辆黄标车,就相当于可以增加280万辆的国Ⅳ新车,几乎是去年全国新车总销量的1/5,这是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政策的导向是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汽车工业发展的速度更快,我国把国外几十年的发展过程,浓缩在短短十多年中,环境资源的承受压力也就更加严重,因此我们必须快速提高标准。大家一方面要发展汽车,同时环境又不堪忍受,在这种情况下,要多发展汽车,折中的办法,就是汽车尽可能做到更环保、更节能。因为只有对环境的破坏越小,环境能容纳的汽车才越多,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是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所以提出以旧换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促进环保,其环保意义远远大于市场意义。将来,我国真正形成用节能环保车的习惯,应该再给以旧换新的政策再加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