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千年谈3:繁荣之下的萧条


    但凡每一种繁荣的背后,都有萧条的影子随行。人类历史上总会有权力发展到极致而出现的社会变异,经济增长到顶点时出现的逆转,文化到盛极之后突然发生的终结,揭示出某种更大的客观规律。这一点,业已成为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以及经济学者们深入研究的对象。


    然而对于世俗社会而言,无论是美国金融危机还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抑或是日本曾经的高速增长和巨大繁荣,直至到今天的低谷,全世界的人们似乎都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而少有关注深层次的更多变因。事实上,任何一个事物,都有着发育、壮大而后衰变的客观过程,也许,人类更信奉经验,也受着趋利避害本能的驱使,所以,无论西方东方,每一次危机到来,往往都是瞪大眼睛,说:怎么会是这样?


    从中国地方政府这么些年来的GDP政绩工程,现在已难以真正刹车,地方融资债务已高达6-7万亿,如果继续照此下去,再加上新一轮的地方债券,这种由GDP而生的债务窟窿将越来越大,并快速达到10万亿的规模。由于政府所掌控的皆是社会公共资源,所以,这样一笔巨债的实质,是公共资源的巨额透支,其结果,是导致社会公共危机爆发而非经济学家们所仅仅预言的金融危机。目前,通过对一些地方政府的观察了解,地方赤字政府已是比比皆是,不仅是数目庞大的区县,更深深浸透到了表面繁荣的中心城市。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未来而言,这些地方政府,不啻是最后炸掉一切发展成果的定时炸弹。其爆炸能量,足以摧毁整个国家。


    在中国,数十年以来由政策主导的经济发展似乎让整个中国社会拥有了一种特殊的能力:即可以很轻松地得到发展并获得巨额利润,当然,令世界惊叹的GDP也同样依照了这一模式。这种政府权力驱导的成功模式,称之为“中国特色”,更分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不同特色,这一特色的本质就是政治经济,也可视为国家资本与地方资本主义的双重模式,还可以视作为特权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翻版。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特色带来两个极其不良的副作用:一是使社会普遍趋势于权力阶层,从而失去市场经济所真正需要的自由和独立创新,二是使社会价值观转化成为现实利益观,所有人已不关注未来发展,可持续在中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社会是否能够在新的10年得到顺利发展的巨大现实障碍。


    整个社会关注眼前现实,并对权力趋之若鹜,所以,这个人造的世界已经由不得人们再考虑更多的其它可能。我们会发现,政府的力量充斥了所有的公共空间,并使真正的第三方以及独立思想被完全排斥为边缘化。这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权力的过度透支,与金融的次级贷款相似,过度的权力透支造成权力的空心化,最终会出现系统的失控。2010年的中国经济社会,这种失控以及政府调控的多元两难局面已经出现,这些多元两难困局将会出现乘数叠加效应,陡然间增大整体社会负荷。这是另一种危险的所在。


    对于中国经济繁荣的赞美和自信,2010年将成为这一历史的终结,这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的。实际上,经济市场的萧条早已在五年前已经发生了。无论是中国越加深入和广泛的世界经济贸易以及全球金融资本市场,还是中国经历三十年所大力发展起来的实体经济,可以看到,在除去国有资本与国有企业之外,中国的民营资本和实体经济几乎从未真正获得过应有平等发展权力与自由竞争空间,我所见到的私营企业们,除非它们能够入选为政府的政绩工程,否则它们都将面临自生自灭的境遇,它们几乎得不到国有商业银行的任何支持,甚至是不被信赖。而同时,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国资企业们的表现也从未能如意过,它们被各地方政府高额的GDP政绩所要求,不惜背负沉重的负担和高坏帐率去进行难以短期回收的投资和参与同质化与重复建设,造成大量的能耗和产能过剩,这导致了中国主体经济尾大不掉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将直接导致产业空洞的危机。一旦世界经济发生波动,中国金融与实体产业都将无一幸免。全球贸易顺逆与关税政策的改变,以及世界原材料期货价的波动,已经足以让中国国企们难以呼吸了。


    房地产,这是印证中国经济繁荣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由于公共社会的价值缺失,致使中国房地产早已演变成为一场社会财富的投机与资源掠夺,并且愈演愈烈,以致发展到无以复加的境地。而即使是这种状况,从地方政府到金融系统和开发商直至购房者均已不能自控,其未来的命运,必然是泡沫破灭,并引致中国社会空前的动荡。因此,果断断臂将是中国政府不得不决心为之的政策,同时也是挽救整个社会的急就之章。对于此,理性的学者们和企业应当保持清醒,并为泡沫破灭之后的清场作好准备。


    中国的民间游资是这个权力资本社会在发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衍生物,如同我这篇千年谈的文章一样。它的出现和存在,只能说明公共空间的客观存在与独立精神的必要性,同时也说明了权力资本无法百分之百覆盖整个系统的函数逻辑-它只能无限接近却不能完全到达。这又涉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价值与伦理问题:我们的公共权力的指向是什么?是为公共利益而无限求和,抑或是相反?这两个不同的方向,也决定了社会系统的发展命运与结局。


    萧条的本质并非是坏事,它只是表达与繁荣相对的另一客观空间的存在,这就和股票市场上的多与空一样。所以,萧条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经济的谷底,而且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将面临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探底。它不是因为我们不足而形成,相反,它是因为我们这些年GDP和好大喜功的经济社会以及权力们太满太足而产生。这一原理,与中国贪官们的群发现象本质一致,失去了公共监督的制衡,只有权力的存在,举国陷入贪婪是毫不奇怪的。


    所以,我们的身子,我们经济社会的身子,还有我们权力的身子,当然,还有我们的心灵,实际上,从这个新千年的开始,就已经虚脱了。只是因为我们比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好面子,所以我们撑到了现在。而萧条,早已发生,我天天看到这样的现实。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