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某民办学校做省教育厅委托的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课题调研,访谈H校长,无意间发现学校有将近10%的无户籍学生。一般意义上的农民工子女在异地上学,他们的户籍在老家。今天遇到的问题是他们在居住地没有户籍在老家也没有户籍,在学校也没有学籍。他们是计划生育政策与封建思想博弈的产物。记得有一年小品演员王红曾经演过一个小品《超生游击队》,具校长讲,这类学生就是这种“游击队员”。《人权宣言》有”人人生而平等”之说,我不知道,他们的平等在哪里?没有户口,就没有身份,没有身份就不能办身份证,不能办身份证就没有信用,就没有平等的竞争上高一级学校的机会。他们一般就是在民办学校介绍义务教育就走上了社会,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家长或者要求孩子到一些技校再接受技能培训。
我在回来的路上想着一些问题:他们长大了,他们怎么看这个社会?他们长大了是这个社会中的什么人?他们长大了对社会有什么样的感情?他们可以选择任何事情,可是不能选择出生,父母的违法是否应该由他们接着承担责任,而且这种责任的承担对社会有什么价值?我还在想一个学校有10%的黑户学生,国家的人口普查数据的差异有多大?我们研究宏观政策的人通常用这些数据有多大意义,有多大的误差?
一旦黑户学生成人以后,出现社会问题,政府再来纠正错误或者来处理问题,那一定是社会大问题。
政府是维护个人社会公平基本权利的主要承担者。政府在面对黑户学生时应该做什么?负责任的在地政府和他们父母老家的政府应该做什么?中央政府应该如何协调这个问题?智慧的领导人快拿出你们智慧的政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