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从6月7日开始的三天高考在酷热中结束了,现在考生和家长都投入第二轮“高考”——填报志愿之中。
笔者发现,今年高考是第二个考生递减年,今年高考人数947万,比去年整整减少了74万人,平均每省降低2.5万人。预计到2013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将减少25—30%左右。这里有思考也有挑战,从高校和家长都要冷静应对,从中做出理性选择。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年高考减少了七十四万人呢?
一是独生子女政策导致高考人数递减。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30年。目前出现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人口低生长率的“三低”状况。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初中到高中都出现了学生数锐减的状况,高考报名人数从去年开始,逐步递减,这是两代独生子女政策的后遗症,带有某种必然性,2013年进入第一个低谷期,给高校招生带来新的挑战。各高校要从外延扩张型转入内涵增长型,注重在教学质量,专业特色品牌和提高就业率上下功夫,才能在这三年的高校重新洗牌中站稳脚跟,赢得生存和发展。
二是我国高考独木桥前人才分流的表现。我国高考制度是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和总祸根。这种整齐划一的应试制度一直影响到高中、初中、小学仍至幼儿园教育。这种应试教育导向引导学生重考试轻创新,把学生训练成考试的工具,让学生只会答题不会答疑,只会做题不会做事,高分低能,情商低下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这也是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这种旧高考制度,人们早已反感多年,呼吁高考制度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有些厌倦了高考制度的考生,主动从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竞争中退下来,另辟自主创业之路。有的直接就业谋生了,有的学生感到自己不是应试型人才,则定位技能型人才成长之路,放弃高考,直接就读技工校、职业高中等中职教育,把自己培养为能工巧匠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这种蓝领人才社会上需求很旺,就业形势很好。这就是高考独木桥之前的人才分流的表现。
三是我国目前出国留学热下移到高中生所至。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年,国内认识到应试教育弊端的人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向往国外的创新教育。这也是我国高考制度衰落的表现。现在国内很多有经济条件的人,纷纷把子女送到国内留学深造,留学人才从读硕士、博士转向低碳化,不少家长把孩子从初中阶段就转到国外就读,以求尽早给孩子换个体制和环境培养成创新型人才。近十年每年出国留学人员多达20万人左右,学费投资流向国外达几百亿元,这里既有人才流失,也有资金流失。为此呼吁尽早改革中国的应该教育,把更多的人才和教育投资留到国内学习发展。
中国的高考制度应尽早改革!中国的高校体制应尽快创新!改革开放的中国,人才培养应走多元化之路,这是历史的选择。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