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 医院 内部管理,做好成本核算Hospital Cost Accounting是基础。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评价是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发展趋势。我国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极大地超过了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卫生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 医院 的正常运转。如何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增强 医院 的管理水平则尤为重要。
医疗成本是卫生服务过程所发生的劳务和物质消耗的总和。它由以下四大类组成: 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固定资产购建和大修理支出(包括折旧费) 。 医院 成本核算是按照《 医院 财务制度》、《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会计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有关成本开支范围的规定来核算 医院 在服务过程中的各项消耗,以及有关费用的数额、构成和水平。进行成本核算的目的是真实反映医疗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医疗成本核算主要是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成本核算,一般来讲, 医院 在核算中把科室划分为一线科室和非一线科室,一线科室是指直接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科室,确定为直接成本,非一线科室是指间接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科室,确定为间接成本。成本核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成本归集:成本归集是成本核算的重点。成本归集的标准与成本核算的结果有密切的关系。在医疗成本核算中通常用以下几种方法:①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大修理支出均按实际发生数计算。②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直接影响医疗成本,通常使用的折旧方法有:平均年限法(直接折旧法)将固定资产按其使用年限平均计入各个时期医疗成本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房屋、图书、家具类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是将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数额,在使用初期提取的较多,后期越来越少,从而达到加快折旧速度的方法。主要包括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年限积数法、单位工时法等。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递减折旧率法。加速折旧法适用于中等价值的医疗设备。(2)间接成本的归集:间接成本分摊时,按收益原则将非一线科室成本向一线科室进行分摊。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法、阶梯分配法、双重分配法、联立方程法。联立方程法最精确,但操作复杂,工作量大;阶梯分配法可清楚地表明间接成本的构成,工作量大;在中小型 医院 最适用的是双重分配法。(3)药品成本的核算: 医院 的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50%以上,基层卫生院占的比例甚至更大,以药养医是众多 医院 的现状,加之虚定价、高回扣等现象,导致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目前 医院 核算药品成本的方法主要有差价率法、加减法,这就给高价药品以可乘之机。加强药品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药品市场的规范管理,要从源头抓起,才能彻底根治药品市场混乱局面。加强药品出厂价格的审批管理,实行药品三级核算即:逐级建立药品销售机构,每级允许顺加一定的差价率, 医院 允许顺加一定的差价率,进一步净化药品市场,彻底杜绝私人销售渠道,杜绝假冒伪劣药品的出现,期间需要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同时应加大政府财力的投入,确保 医院 健康发展。
目前发达国家的做法是用完全成本法编制财务报表,用制造成本法预测保本点进行决策。这种做法称之为“双轨制”,其特点是工作量大、核算复杂。包含:
一、 医院 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
2、费用在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分配与归集(材料费用的分配和归集、人工费用的分配和归集、辅助医疗费用的汇集、动力费用的分配和归集、基本医疗过程制造费用的汇集)
3、医疗终结费用在一线、二线医疗行为之间的分配(不计算在医疗成本法、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医疗行为成本法、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
4、辅助医疗成本的分配(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法、代数分配法)
二、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1、品种法:以医疗行为作为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基本医疗成本明细账,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医疗成本的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单病种医疗步骤或不需要划分医疗步骤的科室,如阑尾手术等;
2、分批法:此时,医疗费用在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分配以及费用的汇集程序和方法与上述相同,费用在完一线、二线科室之间进行分配;
3、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
在我国现有条件下,日常的成本核算应建立在变动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 (ABC)的基础上分别统计各项费用。 医院 是公益性福利事业单位,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利益,需靠政府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切实减轻医药费用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现在国内有不少的 医院 都在探讨单病种费用的做法,一方面确实能起到减轻医药费用过重的问题,如果将来医保制度改革实行按病种付费,那 医院 就应当测算每个病种的平均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预测保本工作量,加大成本的核算和控制。而对于 医院 的长期投资、大型设备的购入就完全需要使用完全成本法进行核算。与此同时,还需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配置标准、折旧年限、工作量、人员配备等。大型设备属于 医院 的重大决策和长期投资,其特点是耗资大、变现慢、时间长。如果事先不经过严格的预算、测算而盲目引进大型设备,会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使用率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制约 医院 的正常运行。由此可见,成本管理必须从预测水平提高到成本预测、控制和评价。同时还应将投资回收期、净现值、折旧率等大型医疗设备的成本指标与成本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考察投资受益。所以成本管理必须经过预算、决策、计划、控制、评估等一系列反复论证,才能真正发挥起管理的作用。
综上所述,成本核算在 医院 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工作中,成本核算还未全方位展开,多数 医院 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想方设法地增加收入,这与政府财力投入严重不足有着很大的关系,从而导致 医院 只注重短期的发展思路,不注重长远的发展规划。要想多方位地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成本核算是最基础的工作,应从点到面,注重长远的发展规划,来提高 医院 的成本管理水平,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日常成本开支,建立健全财务、审计、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开展诚信服务,才能在卫生改革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真正实现为患者服务的目的。
摘自顾建文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