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汽车流通业态中,如果我们拥有其中的若干种,可以说,这些业态构成了我们企业当前的价值链,至于是否很流畅地链接则常常被我们所忽视,或者我们虽然很重视,却发现我们自以为是的价值链的链接是有“断点”的,甚至,某个业态与另一个业态是有冲突的,为换取这些业态之间的平衡,抑或团队之间的平衡,我们做出了一些牺牲仍然不见效果,这样的现象,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假如你在一个较高端4S店集群的旁边建一个较低端的汽配城,那些4S店们一定会苦不堪言,且一定会恨之入骨。
业态的相生与相克,这是个问题。
弱水三千,你究竟取几瓢饮?
4S店我所欲也,快修店我所欲也,二手车市场亦我所欲也。。。。所有的流通项目皆我所欲也,如此等等,若皆我所欲也,穷其所有,结果既失之东隅,亦未收之桑榆,鱼与熊掌,一起失去。
看似触手可及的东西,举手投足间却事与愿违,表与里的混淆让我们常常眼见并不为实,极象判断一个化了浓妆的女人年龄,现实中我们常常无所适从。我们究竟应当充当何种角色,哪些是我们所长,哪些是我们所短,与此同时,哪些是相互冲突的业态,哪些是相得益彰的业态,如此等等,我们需要对此深思。惟因如此,这世间才少了些邯郸学步,少了些画虎成猫。或许我只是A角色,那就无需羡慕B角色的魁梧,也无需羡慕C角色的艳丽多姿。只要能证明我独特价值的内涵还在,只要我是持续成长的。
或许我只要成为一个自主品牌的经销商,在全国范围内只专心于这一个品牌,我的成长空间仍然是可观的,收益也是可观的,而合资品牌或进口品牌厂商并不给予我这样的机会;或许我只专注于二手车市场,仍然是别有洞天的一片天地;或许,我只是其他许多汽车流通业态是一种,专注也给予我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空间。当我们俯视或仰视所有的同行们,理性是如此重要,即使我们耳边的诱惑一遍遍响起。如同一对恋人,只有一条指纹是属于彼此,有的时候,实际中可供选择的机会还是相当有限的,甚至,基于一个企业的成长历程及其现状,也许,正确的路是唯一的。假如,这些仍然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那么,换个词,那就是,并不是任何时候四两都是可以拨千斤的。我们常常面临着一次次的“惊险一跃”,有惊有险的时候要远大于有惊无险。如果我们把每个决策拆开来再合拢,成功的决策必然是由一个个完整的逻辑关系组成的,小逻辑和大逻辑应该都是完整的。
也许相对于整个汽车产业的价值链来说你是不完整的,而对于你自己,也许恰恰是刚刚合适的,小小的完整也许更适合你,因为内在的逻辑和外在的逻辑都因此而完美。
在另外一些时候,角色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譬如,谈判的双方,高手会在心理上转化身份,从而由弱势一方变身为强势一方;或者,只要你选择好某个时机,你就是主动的一方,而使对手成为被动。类似地,当你开展某个项目时,调整一下你与合作伙伴以及客户的关系,或许彼此会互为客户,甚至身份地位完全发生变化。一个大型经销商集团,如果其租赁项目也颇有规模,那么,对厂商而言,毫无疑问,同时也拥有了大客户的地位,类似地,我们还可以列举出其他的例证。角色的定位和再定位是如此重要,以至很多时候别人依然是别人,而你已不再是你。
2009年的景象也许已经成为我们永远的梦,甚至是个难以重温的梦。作为汽车流通业者,我们的步伐已经变得有些沉重,而今,定位企业的角色已经变得生死攸关,该是到了韬光养晦的时候了。盘点好已经有的,坚实的底盘将是我们所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