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不半途而废就会收到成效


   房地产调控不半途而废就会收到成效

  2010年6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环比涨幅创14个月来的新低,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环比下降15.8%和25%,房价同比涨幅则是14个月来首次出现回落,这一变化得益于近期频繁出台的楼市新政。销售量下降,房企降价是必然趋势。

  据报道,6月11日,在北京市工商联住宅房地产商会主办的“2010年房地产形势研讨会”上,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表示,正在进行的房地产调控已经取得阶段性效果,本轮调控不会半途而废,消费者最关心的就是这句话!

  真的希望房地产调控不半途而废,目前楼市新政只要持续2—3年,房地产开发商捂盘不住,资金链紧张,房价回到理性区间可期,地价将成房价走势风向标。在国务院以及各地方调控细则出台之后,各地楼市成交量普遍大幅下滑,目前种种迹象显示,万科在深圳、上海、北京的降价大战已经悄然开始。有分析说,开发商降房价的前提通常包括两方面,一个是迫于资金压力,希望通过降价尽快实现销售回笼;另一方面,就是尽快在土地市场上抄底。而只有当地价首先释放下降信号,开发商才会有动力降房价,以趁机购得土地。

  遏制部分城市的房价快速上涨,就是从从严的信贷政策入手,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投资和投机性购房。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结果显示,房价下跌20%至30%,将引发房地产业相关贷款质量恶化;而房价下跌50%,银行业将不能承受。我国对房价产生影响的有住房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房地产税收制度和住房金融制度等等,只有控制房贷才能控制房价!

  房地产市场投机泛滥推动房价上涨,而房价上涨又在吸引更多投机资金进入。这种循环往复是中国房价不断上涨的根源。目前,推动房价上涨的主要主体有四个:一是地方政府通过土地拍卖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二是开发商通过囤积居奇、捂盘惜售、散播虚假信息等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三是银行通过发放贷款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四是投机者的恶炒不断助推房价上涨。

  王珏林提醒那些期待中央会“救市”的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们:本轮调控和之前的几次房地产调控存在不同。第一,这次调控由国务院亲自“操刀”,国务院出台具体的措施,由地方政府落实。第二,本轮调控呈现差别化,即打击投资性、倾斜自住型、增加保障性住房,刚性需求不会受影响。第三,本次调控抓住了市场问题的根源,一是供给不足,二是管理不完善。第四,本次调控对房价上涨过快的一线城市影响大,但对600多个中小城市影响较小。是的,如果楼市调控最终都以“放松”或“救市”告终,房价必然出现报复性反弹,楼市调控就会失败,不得民心。

  住建部官员:本次楼市调控不会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