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1%,PPI同比上涨7.1%,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394亿,5月份出口1317.6亿美元,同比增长48.5%--这是国家统计局今日10点刚刚公布的统计数据,这与路透社数天前有如神助般的“预测”出来的数据完全一致,几乎都精确到了十位数。
【新闻点评】重要经济数据被提前披露,此前已有先例。2009年7月16日上午10时,国家统计局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二季度及上半年的重要数据。但这些重要数据,已提前出现在当天凌晨上市的报纸上,并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而在2008年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可是,当天公布的数据,早在数天前就被某国外通讯社发布,数据完全一致。
尽管经济数据提前泄露也不是头一遭,尽管有关部门已经三令五申要求防止宏观经济数据泄露,但在正式公布5月经济数据之前,CPI、出口增速这两个重要数据,还是被市场提前获知,与今天公布的数据“完全一致”。
经济数据是政策调控的重要依据,重要的经济数据,在国家机关未正式公布之前应该属于国家机密,重要的经济信息,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利益,也关系到实体经济领域的各个利益方。某些人急于泄露该数据,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最重要的目的是操纵市场,为己获利。对于此种行为相关部门领导不能只是“关注”、“谴责”,必须严厉打击这些行为,让这些人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和民众的利益。
经济数据“泄密”,不能只依靠“谴责”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