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的报道说,官方媒体日前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7成受访者认为官员“恐惧”网络,88%的受调查者表示,官员的“网络恐惧”是“好事,说明社会进步了”,而6%的受调查者认为是“坏事,不利于干群和谐,社会稳定”。
固然,若是相比官员面对网络“有恃无恐”的状况而言,官员“网络恐惧”在某种程度上说,的确是有所进步。但是,当我们深究其中缘由,不难看出,当中仍然存在某些问题。因为对于官员“网络恐惧”最担心什么的问题,排在第一位的是,60%的官员群体受调查者表示“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这当然反映了当前相当部分官员的工作上存在相当程度的不足,但是,这也恰恰说明了,在正常的渠道之下,官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处于不够畅通的情势之下。而一旦公诸于网络,引发民意过度愤激之下,相关官员的行为又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下被民意所挟持,不需要经过严谨的问责程序而可能面临“就地免职”或“火速下岗”的境地,因而让相关官员心生恐惧。而在恐惧的情形下,他们或许会想办法尽力解决,又或许尽力掩盖矛盾,只是做些表面功夫,最终也不利于问题的真正的落实和解决。
事实上,什么时候官员能够坦然面对网络监督,让网络监督成为常规化、有序化、正常化的途径,才是整个社会真正的进步。这不仅需要官员自身的完善、网民的努力,还需要上级官员选拔任免等机制的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