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党政综合办公大楼、财政局、税务局还有法院,屹立在寒风中的这些建筑已经停工了三年,如今空无一人,一片死寂,已经成了烂尾楼。这几天,也正是因为这座烂尾城,内蒙古清水河县可以说是名声大躁。
这不是人民大会堂,不是历史博物馆,这是一个年财政收入只有3000万的贫困县计划斥资60亿在荒野中修建新城的一部分,政府大楼和财政局大楼
前段时间,笔者曾谈到江苏阜宁县,为了迎接世博会,花费350万元修建山寨版的中国馆。没过多久,位居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最南部年财政收入只有3000万元的国家贫困县清水河县却计划花60亿元修建新城。结果可想而知,不仅新城没有修成,单单为偿付新城贷款利息,就需要全县人民不吃不喝攒四年。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哪来这么大的气魄和勇气,非要在荒漠里建起一座海市蜃楼?当地官员的回答很符合政治正确性,上级领导提过点子,老百姓也支持政府建新城。
事实是这样吗?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让谁的生活更加美好呢?当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老百姓。既然城市是为老百姓的生活服务的,建新城至少要符合老百姓的意愿,满足老百姓的需求,由老百姓来主导,而不是由政府替老百姓来决定。
一个年财政收入只有3000万的贫困县敢花60亿元建新城,恰恰折射出当今中国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唯GDP论,楼宇堂馆代表着发展水平的政绩观的支配下,地方政府就怕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其决策的出发点往往是考虑上级政府的喜好,揣摩上级领导的心思,而不是考虑本地的实际和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具有典型的“三拍主义”,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出了问题以后拍屁股走人。政府的地方权力与责任不对称,不是依法决策,而是凭蛮力决策,瞎决策。其结果不仅难以改变地方落后的面貌,反而给老百姓带来更大的负担。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指出一个国家要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不仅要有很好的硬件条件,还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软件条件。硬件指的是自由市场,软件则是确保自由市场健康运行的制度环境和管理水平。一个城市的发展也是如此。楼宇堂馆的气派并不是现代化、城市化的全部。现代化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精细合理的城市管理,是民主自由的社会氛围。
令人遗憾的是,清水河县政府并没有理解“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的内涵。我们不管其斥巨资修建新城的初衷究竟为何?现实造成的后果却是,城市,不仅没有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反而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难以估量的苦果。当政府在地方发展中占有绝对的主导权时,它往往考虑短期的政绩效益,而失去了长远谋划的耐心。今后,地方政府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多做符合老百姓意愿,符合地方发展长远利益的事,恐怕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