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会更好”系列之一 —— 股市的 “明天”会怎样


1. 股市的 “明天”会怎样?

 

“虎年大吉,” 开春第一个星期还来得及给各位读者贺岁。

虎年何以特别的吉利?除了引用《易经》里面几句话来佐证,就在于人们的信念:明天会更好。人类是唯一的物种,在本能之上要靠信念来求生存,去谋发展。小至一家一户,没有“明天会更好”的信念,妈妈不会这么辛苦养育孩子而爸爸也不会如此悉心教育他们;大到整个社会,正是有“明天会更好”的展望,才得以凝聚、积累、忍让,才值得和谐、谋划、探索。就是说,即使为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人类也必须达观和乐观。

但何为“明天”,是次日?是下个月?是明年?是未来?甚或永久?雪莱之所以为雪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之所以被人铭记,因为他道出了人的信念。万一他吟出了什么“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或“春天过去了,明年春天还会来吗”之类的,我们还能被感动吗?

看来人们还真的乐于被“忽悠”,而且会积极寻求(相互)“忽悠”。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忽悠”一概是积极而有益的。譬如股市,各类“大师”——不管来自业界、学界、政界、商界、灵界——的忽悠,就未必都是股民的福音。投资于证券市场,“明天会更好”往往是种一厢情愿,很可能有害。无论经验实证还是理论分析,恐怕只能够证明,“明天不确定”。

“明天”至少不是“下一个小时”,要确定下一小时里股市会上扬还是下挫,全不可能。“明天”甚至不是“下一分钟”,你要是能够断定下一分钟的股市走向,在电子时代起码可以成功交易六次,杠杆足够加大的话,世界的财富就会“泵”到你一个人的口袋里!于是股市走势的“随机漫步”理论就发展了起来,任何对冲机会在“人际博弈”里只能是稍纵即逝。

“更好的明天”也不会就在“次日”,西班牙的一个经济学教授(J. Estrada)小结了它的理由。他汇总了109年(1900-2008)美国股市的数据,指出股市的大幅波动发生在极少的天数内。这109年里共有29,694个交易日,但道琼斯工业指数全部利得有三分之二是其中的十个“好日子”产生的;更进一步,要是好运出奇你能避免其间十个“坏日子”的话,你的利得就能暴增三倍!想想看,这二十个交易日占总交易日不到万分之七,假如都叫你给预测准了,该有多神奇。反过来,万一你运气奇差,遇到坏日子给吓懵了,好日子来临之际还在傻眼的话,那么恐怕熬不过百年,早就出局了,或者109年之间已经死过了好几回!这个经验不妨称为 1-99的法则,比20-80的帕雷多法则可要厉害得多。譬如,你趴个一万元在标普指数股上面,1987-2007的廿年之间一动不动,可以增值为9.3万;但要是你错过了其间最好的三十天,那你的资产就只值2.8万,不过30%而已。

“明天”也不是明年。就拿眼下的案例为证,美洲银行从2008下半年到2009年三月股价下挫了92%,在3月8日后到去年底却反弹了380%。 道琼斯工业指数去年上涨了18.8%,这是紧接大出血的2008年后的收复失地。2003-2007的五年的年平均收益率是12.8%,但2000-2009十年间的年均回报率是负0.5%;相比之下,“大萧条年代”(1930-1939)的年均回报率还只是负0.2%呢。虽说“罪过”爆发于2008年,它的种子却远在此前的繁荣期就已播下。

“明天”是不是指“下一个十年”?把“明天”界定为下一个“十年”似乎是合宜的。 每一个十年的波动很可观,十年里的某一年也可以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如2008年)。刚刚过去的十年,在美国股市是出奇的糟糕,不但和新千禧来临时人们美好的预测期待南辕北辙,而且是美国证券投资有史以来最差的十年,下跌了有11%。然而就在之前的十年(1990-1999),增长总额高达432%。但是,以“十年”来界定“明天”,有其主观上的需要:有哪个投资人能在股市里游走博弈超过若干个十年的?五十年不变,或是三十年后大变,对眼下的投资来说,恐怕意义不大,人们对百年之久的预测的兴趣是无法浓厚的。因此,对股市“明天是否依然爱我?” 的探询,似乎应该被诠释成我在今后十年内的投资策略应该如何设定和调整?

上述的教益是,只有“少数的明天”会更好,而且我们不得不明白,任谁都不能告诉你哪个明天会更好。我们知道的是,市场涨跌不停,人的行为变动不居,企业有成败、行业有起落、国家有兴衰、世界有起伏。例如,美国股市在过去十年里跌了11%, 其间中国的股市涨了560%,俄罗斯的股市更涨了685%,黄金价格上涨了308% 而铜价上涨有269%之多。所以,问题更确切的提法,应该是“哪些在明天会更好?”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