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楼市出台已有一周,据了解,近一周二手看楼量有明显增长,部分买家观望情绪有所缓和,而个别业主放盘价有5-10%的价位松动空间。由市场反馈来看,广州楼市细则调控力度温和,不限购也不限贷,买家有望结束观望入市。21日楼市细则出台时,我在博文中预测“观望的买家会陆续入市,成交有望回升”,看来已得到市场验证。
其实买家是否继续观望,可以从几方面来考虑:即中央调控楼市的思路是否有变化?是否再出楼市调控政策?房产税短期内是否开征?观看本地政府对楼市的判断态度?如果你可以详细分析以上情况,是观望还是入市,就会心中有数。
首先,中央调控思路有所调整。5月13日至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天津时的讲话,表示“当前国民经济继续回升向好,但国内外形势仍然极其复杂。”“注重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既形成调控整体合力,又要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始终合理把握政策力度。”从讲话的背景来看,虽然全球经济已经走出了“金融风暴”的低谷,中国经济第一季度大增了11.9%,但国际上有欧洲债务危机威胁,国内有人民币升值压力;随着各国救市政策的陆续退出,世界机构也纷纷调低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速预期,甚至有“调控过头、二次探底”的担忧。因此,政府依然不能忽视房地产对扩大内需及拉动经济的作用;“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意味着政府亦担心楼市政策若过于密集和猛烈,恐会拖累整体经济,因此调控楼市的思路会视经济发展有所调整。
是否再出调控政策?我们来看,5月14日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在牵头起草一部“更严厉”的关于楼市调控政策的新文件。受此影响,周一(5月17日),沪深两市地产股暴跌7.94%。但5月18日,住建部、国土资源部等多部委否认将出台更严厉楼市政策。内地房地产股反弹4%-6%。由于国内经济发展不完全成熟,股市、楼市等受政策影响较大,为避免经济市场短期变化幅度过大,预计政府制定调控政策会越来越谨慎,谋定而思动。从近期各地成交数据来看(且勿论数据是否掺水分),楼市调控政策已经初现效果,短期内再出调控政策可能性较小。
各级政府对房产税的表态。近期对上海、重庆等地将征收房产税或特殊房产消费税的传闻此起彼伏,甚至传闻税率都确定了为8‰。让我们再看各级政府部门对房产税的表态:5月17日,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处处长牛新文表示,房产税收立法权在中央,也就是说中央来定,地方去执行,地方政府没有权力出台新税种。房产税解释权也不归地方,对现有税种征收范围的重新解释,是中央的权力。5月18日,广东省地税局表示,是否开征物业税或是房地产税,广东目前都仍未有时间表。5月21日,广州市市国土房管局介绍,广州作为副省级的省会城市,没有定税权限,开征新税种方面要接受国家和省的统筹安排。
国家税务总局的最新表态,说明此事非地方政府能独自做主,甚至还涉及到地方和中央的权利博弈。税种的研究、酝酿、开征,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广东省、广州市的表态则证明,广东(广州)并无主动开征的积极性。
再关注回本地,广州市楼市政策出台的各项日程表:4月26日,《广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原则通过;5月2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表示,广州暂时不会出台限购多套房的严厉政策。如果限制家庭只能新买一套房,将会“误伤”改善型需求;5月11日,市国土房管局发布了新政后4月15日至5月6日的网签数据:全市一手房网签均价环比仅下降0.9%,但成交量环比却下跌了近三成,同比下跌更超过六成;5月21日,广州细则正式公布,没有像北京一样在中央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码,不限购也不限贷。
广州市政府一贯认为本地楼市消费较理性,不存在泡沫,细则出台前,政府还召集房企、中介公司了解市场情况,研究成交数据,更确定中央政策已经见效,因而无须出台更严厉的措施来打压楼市。这一点,在房管局的新闻发布会中可见。
广州细则出台后一周的市场反映如何?中原地产分行反馈,中原海珠区工业大道板块,近一周的看楼量已经回复至新政前的7成左右;越秀区东风东板块看楼量亦有所增长;天河东圃板块看楼量则有轻微回升。天河北板块在细则出台后的一天看楼量是5月初一个星期的总和,可见市场的观望情绪开始好转。广州有句俗话“执输行头,惨过败家”,所以,有置业需要的买家可要趁早入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