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要“留遗产”


尽管美国一些企业经理人(CEO)出现这样那样丑闻,以至于我们会怀疑并质疑美国经理人制度和公司治理机制,但我还是认为,美国经理人市场远优于我国经理人“市场”(我认为中国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经理人市场),美国的职业经理人,无论是经营管理水平还是道德素养,总体上仍胜于我国职业经理人。
    与我国一些家族企业老板每每交流时,老板们总有一些担心:即一方面不能不用经理人;一方面又担心经理人。担心的问题主要有几方面:一是担心经理人可能会搞“信息舞弊”(注:经理人时常会截留或“包装”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利于自己的信息),从而影响企业发展;二是担心经理人只顾短期业绩,不考虑中长期战略,不下功夫建设和完善制度、流程,而制度和流程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对于企业长远发展来讲很重要,这样势必会伤害企业长远发展;三是担心经理人用人不当,包括三个问题:其一是用自己人,形成自己人圈子,控制企业;其二是不用新聘能人,防止失去自己的竞争优势,控制替代效应的提前产生;其三是不培养人,致使企业出现后继无人,经理人从一个侧面维护自己的地位,从而获取利益。老板们的这些担心带有普遍性,直接影响老板放手任用职业经理人。
    形成这些担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老板角度看有三点:一是老板胸怀不够大;二是老板气魄不够大;三是老板能力不够强。从经理人角度看有三点:一是经理人职业道德水准较差;二是经理人职业能力并不够强;三是缺少胸怀和事业心,重短期利益而不关注长远。从中国市场环境来看有三点:一是中国改革开放只有30年,与欧美几百年市场经验相比,还是小学生,经理人市场完善需要时间;二是公司外部治理环境,并不能“威慑”经理人,从而产生良性结果;三是中国企业内部治理能力较弱,导致经理人在内部环境中不能良性生存和发展。比如内部股权安排,薪酬激励,监控机制等等。
    以上分析警示我们,必须加大经理人市场培育,更好更快地造就满足中国企业需求的经理人队伍。
    我在一些家族企业座谈会上常谈到一个话题,就是职业经理人要学会“留遗产”,要能够“留遗产”的问题。这个话题引起很多人兴趣,老板们有兴趣,经理人也很有兴趣。
    所谓经理人“留遗产”,其包含四个内容:一是经理人要帮助企业创造符合长远发展的短期和中长期利益(收益)。这是经理人首要任务和关键能力体现;二是经理人要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合适的制度和流程,没有这种沉淀,企业成果便难以固化,未来经营、管理始终会处于摸索之中,影响发展效率和效果;三是经理人要帮助企业带出一批人。企业老板聘请经理人,尤其是高管层,位置关键,如果产生了像我前面列举的老板担心人的用人问题,那就害了企业。将来有一天,经理人可能因这样那样问题离开企业,企业会进入“恶性”招聘过程。所以培养人这一条,是重要遗产。再说,人才培养成功了,更能体现你的领导水平和用人水平,体现了你的胸怀和事业心,没有老板不赏识这样的经理人。除非这个老板心术不正,玩“过河拆桥”之术。果真那样,也无所谓,你照样可以重出江湖,游历天下,用胸怀和能力继续证明自己;四是经理人要帮助企业丰富企业文化内含。经理人的奋斗过程,必然会融入企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经理人在贡献良好业绩的奋斗中,在建立和完善制度、流程的实践中,在识人、用人的活动中,一定会积累很多的经验,得到很好的体验,这些经验、体验乃至教训都是财富,这些财富会推动企业文化发展和丰富。经理人的有意识与无意识都会帮助企业丰富自己的文化,使企业更加厚重、老练的往前发展。
经理人愿不愿意、能不能够“留遗产”,是家族企业(其他企业也一样)需要长期正确思考和改进的问题。老板们若能创造经理人“留遗产”的环境,经理人用心、用力给企业留下“遗产”,不仅丰富企业,更会丰富自己,强大自己,这是皆大欢喜的好事。(作者郑敬普为北京海川视野家族企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著名管理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