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湿地惨遭破坏
据权威资料显示:近几百年来,湿地遭到了严重破坏。虽说湿地干涸是自然进程的必然结果,但当前不少湿地的迅速消灭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有重大联系。(1)土壤破坏是破坏湿地的一大因素。人类不合理使用土地,导致了土壤的酸化与其他形式的污染,这严重破坏了湿地内的生态环境;(2)环境破坏。比如水污染、空气污染。这一类污染造成了水体营养化、石油泄漏污染等重大破坏,导致成千上万的水生物及鸟类的死亡;(3)围湖、围海造田。这一类经济活动会直接地减少湿地面积。比如我国洞庭湖。当今地洞庭湖面积与几百年前的形成鲜明对比;(4)河流改道。这一类工程虽说大大地对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也对防洪工作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却影响了河流对湿地的水量补给作用。比如我国的一些河流截弯取直工程,就破坏了一些湖泊。
而从新闻媒体报道的辽宁省盘锦湿地违规建设无审批手续的度假区新闻中可以看出,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地方政府肆意开发湿地资源造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令人不理解的是,一些职能管理部门对于被开发的湿地采取的态度是不制止也不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执法,采取的是冷漠的态度。
其背后显著原因就是政府充当的角色已经不是积极保护管理而是为了经济旅游开发破坏湿地。一个违规甚至违法的工程没有审批手续看起来似乎仅仅是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实际上是默认与放纵许可的破坏环境,力争私不举官不究,使破坏环境的行为逐渐淡化使之变成合法化!这如果一旦形成习惯和潜规则那才是最可怕的!
这是经济利益与环保的较量悲剧!
历来环境保护工作与其说是保护环境的艰难不如说是在与人作斗争。在破坏环境的案例中可以看出背后所涉及的是政府.官员以及掌握财富的富豪。他们都可以被称为这个社会上的强势群体,掌握着权力与财富,看似简单的环境保护也因此变得格外艰难。在环保与破换环保的博弈中,绝对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失败者,因为地球只有一个,同样是第也只有一个,失去了将永远不在回来。
出乎意料的是,尽管《华商晨报》在新闻媒体上对于盘锦湿地遭到破坏的事件予以曝光,但是在互联网络上却看不到任何关于此类的新闻和相关评论,背后的思考恐怕不仅仅限于此!
经济要发展,但是不能以牺牲经济利益为代价,这个浅显的道理不要说官员,甚至普通老百姓都耳熟能详,但是做到环保为什么如此之难?
但愿这仅仅是一个单独的例子,不在发生类似事件恐怕是国民最大的心愿,因为还青山绿水不仅仅惠及我们这一代人,还有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应该留给他们的不是钞票和眼泪,而是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