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卖空交易理应受到限制


《人民日报》约稿,尚未发表,谢绝转载

  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之际,德国政府于518日宣布,禁止对本国最重要的10家金融机构股票进行裸卖空交易。裸卖空禁令也将适用于欧元政府债券及其相关信用违约互换(CDS)。欧盟委员会随即对此表示支持。521日的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会议也对限制裸卖空交易进行了讨论,并可能采取后续协调行动。事实上,早在2009728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宣布,将禁止裸卖空的临时法令延伸为永久有效。为什么遭遇金融危机的国家对裸卖空会如此噤若寒蝉呢?

    卖空(Short Selling)是对特定股票或股票市场看空的投资者用来投资获利的一种方法。卖空的做法是,投资者从股票交易经纪人手中借入特定股票,在股市上卖出。等股价下跌后,再购入股票,还给股票交易经纪人。裸卖空(Naked Short Selling)则更进一步,即投资者不需要从经纪人手中借入特定股票,就可以直接在市场上卖出该股票,等股价下跌后再买出股票,从而投资获利的过程。事实上,投资者根本没有买卖该股票实物,而是仅仅从高卖底买的虚拟交易中投资获利。

    与卖空相比,裸卖空对特定股票或者股票市场的影响更大。这是因为,股票交易经纪人持有的股票是有限的,因此卖空交易的规模将受到相应限制。相反,由于不需要借入股票,那么理论上无数投资者都可以对特定股票进行裸卖空,只要最终他们通过购买股票平仓即可。这意味着,裸卖空将会放大卖空操作对特定股价或股票市场指数的冲击。

    在金融危机期间,裸卖空的杀伤力尤其巨大。由于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情绪比较悲观,风险偏好较低,那么,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投资者的集体行动。当少数投资者的裸卖空行为导致特定股票价格下跌,从而引发多数投资者同时裸卖空该股票的“羊群行为”后,那么该股票价格将急转直下。裸卖空者在投资获利的同时,对股票市场造成了破坏性影响。这种“自我实现”的危机折射出裸卖空操作在放大市场下行周期方面具有的顺周期性特征。

    当前,若干有识之士、国际机构与主权国家开始认识到裸卖空的危害,并采取相应措施限制甚至禁止裸卖空操作。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考克斯就将裸卖空称为“必将受到严格限制与处罚的诡计”。在危机爆发期间,除美国、德国外,英国、荷兰与澳大利亚政府均出台在短期内或永久性限制裸卖空的政策。

    如果说卖空交易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新的盈利渠道,避免股市单边上涨,从而有利于股票市场更好地发现价格,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之外。裸卖空除了放大市场波动之外,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优点。这正如证券化是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但基于次级抵押贷款的担保债务权证(CDO)就成了监管缺位下创新泛滥的畸形产物一样。裸卖空交易理应受到限制,中国监管当局也应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这个世界需要金融创新,但更需要必要的金融监管来平衡创新的生产性与破坏性。投资者的恐惧和贪婪是其自身不能克服的,适当的监管依然是防范金融危机的最重要制度保证。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